有范 >古诗 >宿淮阴南楼酬常伯能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皇甫冉
2025-07-19

宿淮阴南楼酬常伯能

唐代  皇甫冉  

淮阴日落上南楼,乔木荒城古渡头。
浦外野风初入户,窗中海月早知秋。
沧波一望通千里,画角三声起百忧。
伫立分宵绝来客,烦君步屐忽相求。

宿淮阴南楼酬常伯能作者简介

皇甫冉,字茂政。约唐玄宗开元五年(公元717年)出生,卒于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润州(今镇江)丹阳人,著名诗人。先世居甘肃泾州。天宝十五年进士。曾官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终左拾遗、右补阙。其诗清新飘逸,多飘泊之感。

宿淮阴南楼酬常伯能翻译及注释

《宿淮阴南楼酬常伯能》是唐代皇甫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淮阴日落时,我登上南楼,回应常伯能的诗。乔木丛生的荒城古渡头。湖外的野风初次吹进屋内,窗中的海上明月早已知晓秋意。眺望波光万里,听到画角吹响三声,唤起百种忧愁。我独自站立在这夜半无人的时刻,烦恼之中,忽然有人敲门相寻,希望你能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烦恼。诗人在南楼上眺望着淮阴城,日落时分,乔木丛生的荒城古渡头,给人一种荒凉、寂寥的感觉。窗外的野风初次吹进屋内,预示着秋天的来临,而窗中的明月则早已感受到秋意。诗人眺望远方的波光,感叹波浪之大,仿佛一眼能看到千里。突然间,他听到画角吹响三声,这声音唤起了他内心深处的百种忧愁,使他更加感到沉重和烦恼。

诗中的“伫立分宵绝来客”表达了诗人在深夜孤独无助的心情,而“烦君步屐忽相求”则是诗人希望有人能陪伴他、倾诉他的烦恼。这种心灵的寻求和对他人关怀的期望,使整首诗充满了情感和渴望,给读者留下一种深深的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内心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孤独、烦恼和对他人关怀的渴望。它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变幻,又通过诗人的个人感受,展示了人类情感的复杂和脆弱。

宿淮阴南楼酬常伯能拼音读音参考

sù huái yīn nán lóu chóu cháng bó néng
宿淮阴南楼酬常伯能

huái yīn rì luò shàng nán lóu, qiáo mù huāng chéng gǔ dù tóu.
淮阴日落上南楼,乔木荒城古渡头。
pǔ wài yě fēng chū rù hù,
浦外野风初入户,
chuāng zhōng hǎi yuè zǎo zhī qiū.
窗中海月早知秋。
cāng bō yī wàng tōng qiān lǐ, huà jiǎo sān shēng qǐ bǎi yōu.
沧波一望通千里,画角三声起百忧。
zhù lì fēn xiāo jué lái kè, fán jūn bù jī hū xiāng qiú.
伫立分宵绝来客,烦君步屐忽相求。


相关内容:

送李万州赴饶州觐省(得西字)

赋得檐燕

同温丹徒登万岁楼(一作刘长卿诗)

送薛判官之越

酬李司兵直夜见寄


相关热词搜索:南楼淮阴常伯能
热文观察...
  • 送邹判官赴河南(一作刘长卿诗)
    看君发原隰,四牡去皇皇。始罢沧江吏,还随粉署郎。海沂军未息,河畔岁仍荒。征税人全少,榛芜虏......
  • 送归中丞使新罗
    诏使殊方远,朝仪旧典行。浮天无尽处,望日计前程。暂喜孤山出,长愁积水平。野风飘叠鼓,海雨湿......
  • 小江怀灵一上人
    江上年年春早,津头日日人行。借问山阴远近,犹闻薄暮钟声。...
  • 送唐别驾赴郢州
    莫叹辞家远,方看佐郡荣。长林通楚塞,高岭见秦城。雪向峣关下,人从郢路迎。翩翩骏马去,自是少......
  • 送魏中丞还河北
    宁知贵公子,本是鲁诸生。上国风尘旧,中司印绶荣。辛勤戎旅事,雪下护羌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