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题东林十八贤真堂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齐己
2025-07-23

题东林十八贤真堂

唐代  齐己  

白藕花前旧影堂,刘雷风骨画龙章。
共轻天子诸侯贵,同爱吾师一法长。
陶令醉多招不得,谢公心乱入无方。
何人到此思高躅,岚点苔痕满粉墙。

题东林十八贤真堂作者简介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题东林十八贤真堂翻译及注释

诗词的中文译文为:《题东林十八贤真堂》

白莲花前,已是经历过的影堂,刻着刘雷的英风画龙图案。
共同轻视天子、贵族,只敬爱我自己的老师,一个教法长久的人。
陶令多次醉酒,却找不到酒友,谢公内心混乱,无法依循正直之道。
有谁到这里时,会思考自己的地位,岚点苔痕满满地覆盖着粉墙。

诗意和赏析:
《题东林十八贤真堂》是唐代诗人齐己的一首题记诗,以题在东林十八贤真堂为题材,抒发对师德和私情的追思,表达了对师道和爱情的忠诚。诗词的开篇,以“白莲花前,已是经历过的影堂”形象地描绘了东林十八贤真堂的景观,同时也蕴含着岁月的沧桑和繁华的过往。接下来,以“刻着刘雷的英风画龙图案”来描述东林十八贤真堂的装饰品,通过描绘一幅画龙图案,既彰显了贤者的风采,又突显了文人士子的境界。第三至第四句通过描绘东林十八贤真堂的客人的态度,表达了对权贵的蔑视和对老师的敬爱。接下来,以“陶令多次醉酒,却找不到酒友,谢公内心混乱,无法依循正直之道”描绘了陶渊明和谢灵运两位历史名人的尴尬境地,既抒发了对历史名人的赞美,也流露出对现实不公的思考。最后两句“有谁到这里时,会思考自己的地位,岚点苔痕满满地覆盖着粉墙”通过“粉墙”、“岚点苔痕”等细节描写,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人事易逝的感伤之情。

整首诗以描绘东林十八贤真堂为背景,通过对历史名人以及墙上画龙的描绘,展示了一种旧时的风貌和士人的风采。同时,通过对陶渊明和谢灵运的描写,反映了长久以来师道和私情对人们内心的影响,同时又对权贵和现实社会的不满有所体现。最后两句,则通过描写粉墙上的“岚点苔痕”抒发了时光无情和人事易逝的情感。整首诗言简意赅,诗情韵味悠远,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和对历史名人的悼念,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追忆和对师德的赞美。

题东林十八贤真堂拼音读音参考

tí dōng lín shí bā xián zhēn táng
题东林十八贤真堂

bái ǒu huā qián jiù yǐng táng, liú léi fēng gǔ huà lóng zhāng.
白藕花前旧影堂,刘雷风骨画龙章。
gòng qīng tiān zǐ zhū hóu guì,
共轻天子诸侯贵,
tóng ài wú shī yī fǎ zhǎng.
同爱吾师一法长。
táo lìng zuì duō zhāo bù dé, xiè gōng xīn luàn rù wú fāng.
陶令醉多招不得,谢公心乱入无方。
hé rén dào cǐ sī gāo zhú, lán diǎn tái hén mǎn fěn qiáng.
何人到此思高躅,岚点苔痕满粉墙。


相关内容:

荆州新秋病起杂题一十五首·病起见生涯

登金山寺

答孔秀才

寄文浩百法(间欲拥毳参禅)

寄江西幕中孙鲂员外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欲游龙山鹿苑有作
    龙山门不远,鹿苑路非遥。合逐闲身去,何须待客招。年华残两鬓,筋骨倦长宵。闻说峰前寺,新修白......
  • 酬岳阳李主簿卷
    把卷思高兴,潇湘阔浸门。无云生翠浪,有月动清魂。倚槛应穷底,凝情合到源。为君吟所寄,难甚至......
  • 寄西山郑谷神
    西望郑先生,焚修在杳冥。几番松骨朽,未换鬓根青。石阙凉调瑟,秋坛夜拜星。俗人应抚掌,闲处诵......
  • 送白处士游峨嵋
    闲身谁道是羁游,西指峨嵋碧顶头。琴鹤几程随客棹,风霜何处宿龙湫。寻僧石磴临天井,劚药秋崖倒......
  • 谢人惠竹蝇拂
    妙刮筠篁制,纤柔玉柄同。拂蝇声满室,指月影摇空。敢舍经行外,常将宴坐中。挥谈一无取,千万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