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题僧院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远
2025-07-23

题僧院

唐代  李远  

不用问汤休,何人免白头。
百年如过鸟,万事尽浮沤。
别绪长牵梦,情由乱种愁。
却嫌风景丽,窗外碧云秋。

题僧院作者简介

李远,字求古,一作承古,夔州云安(今重庆市云阳县)人,大和五年(831)杜陟榜进士,官至御史中丞。李远善为文, 尤工于诗。 常与杜牧、许浑、李商隐、温庭筠等交游, 与许浑齐名, 时号 “ 浑诗远赋”。

题僧院翻译及注释

诗词:《题僧院》
朝代:唐代
作者:李远

不用问汤休,
何人免白头。
百年如过鸟,
万事尽浮沤。

别绪长牵梦,
情由乱种愁。
却嫌风景丽,
窗外碧云秋。

中文译文:

无需询问汤休,
有谁能够避免苍白的头发。
百年如同经过的鸟儿,
万事都成为浮沉的泡沫。

离别的情绪长久地牵引着梦,
情感由混乱撒下忧愁的种子。
却嫌弃美丽的风景,
窗外碧蓝的云彩在秋天里飘荡。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题僧院》是唐代诗人李远所作。诗人通过表达对离别和时光流逝的思考,展示了人生的无常和情感的起伏。

诗的开篇,诗人说“不用问汤休”,这是指汉代著名政治家汤休,他晚年因忧国忧民而白发苍苍。接着诗人问道,“何人免白头”,表示人们很难避免衰老和岁月带来的痕迹。

接下来的两句“百年如过鸟,万事尽浮沤”,表达了时间的飞逝和世事的浮浅。百年犹如一只飞过的鸟儿,转瞬即逝,而万事也只是浮沉的泡沫,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消失。

下半首诗中,诗人描述了离别的情绪和内心的纷乱。他说“别绪长牵梦,情由乱种愁”,表达了离别带来的思念之情如同长久地扰乱梦境,情感也像是混乱的种子撒下了忧愁。

最后两句“却嫌风景丽,窗外碧云秋”,诗人表达了对美景的疏离感。诗人似乎对外界的美丽风景不再感到满足或欣赏,窗外的碧云在秋天飘荡,却无法撼动他内心的愁绪。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时光的流逝、离别的痛苦以及对外界美景的冷漠。通过这些形象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人生无常和情感波动的深刻思考,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时光无情和生命的脆弱。

题僧院拼音读音参考

tí sēng yuàn
题僧院

bù yòng wèn tāng xiū, hé rén miǎn bái tóu.
不用问汤休,何人免白头。
bǎi nián rú guò niǎo, wàn shì jǐn fú ōu.
百年如过鸟,万事尽浮沤。
bié xù zhǎng qiān mèng, qíng yóu luàn zhǒng chóu.
别绪长牵梦,情由乱种愁。
què xián fēng jǐng lì, chuāng wài bì yún qiū.
却嫌风景丽,窗外碧云秋。


相关内容:

元处士自洛归宛陵山居见示詹事相公饯行之什因赠

寿安歇马重吟

春醉

窗中列远岫

春早郡楼书事寄呈府中群公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宿道士观
    堂闭仙人影,空坛月露初。闲听道家子,盥漱读灵书。...
  • 初见刘二十八郎中有感
    欲话毗陵君反袂,欲言夏口我沾衣。谁知临老相逢日,悲叹声多语笑稀。...
  • 送徐浩
    渡口潮平促去舟,莫辞尊酒暂相留。弟兄聚散云边雁,踪迹浮沉水上鸥。千里好山青入楚,几家深树碧......
  • 过鲍溶宅有感
    寥落故人宅,重来身已亡。古苔残墨沼,深竹旧书堂。秋色馆池静,雨声云木凉。无因展交道,日暮倍......
  • 春过赵墟
    下马邯郸陌头歇,寂寥崩隧临车辙。古柏重生枝亦乾,馀燎见风幽焰灭。白蒿微发紫槿新,行人感此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