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题唐兴寺小松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杜荀鹤
2025-07-23

题唐兴寺小松

唐代  杜荀鹤  

虽小天然别,难将众木同。
侵僧半窗月,向客满襟风。
枝拂行苔鹤,声分叫砌虫。
如今未堪看,须是雪霜中。

题唐兴寺小松作者简介

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官至翰学士知制造。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题唐兴寺小松翻译及注释

《题唐兴寺小松》是一首唐代诗词,作者是杜荀鹤。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虽小天然别,难将众木同。
侵僧半窗月,向客满襟风。
枝拂行苔鹤,声分叫砌虫。
如今未堪看,须是雪霜中。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一棵松树,它虽然很小,但在大自然中与其他树木有着不同的特征。它的枝叶侵入僧人居住的小窗,月光洒在窗棂上;它的枝条迎着来访的客人,带来满襟的清风;它的枝枝叶叶挂满了生长在地上的苔藓,鸟儿在树上鸣叫,虫子在树下叫嚣。然而,如今这棵松树已经不再美丽,只能在雪和霜的覆盖下,才能勉强值得一看。

赏析:
这首诗以一棵小松树为主题,通过描写松树与周围环境的互动,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首先,诗中提到这棵松树与众木不同,显示出它在自然界中的独特性。松树是中国文化中的象征之一,常被赋予坚韧、长寿、不屈不挠的品质。尽管这棵松树很小,但它仍然具有与众不同的特征,不愿与其他树木同流合污,这表达了作者对坚定立场和独立个性的追求。

其次,诗中描绘了松树与人们的互动。松树的枝叶侵入僧人居住的小窗,给僧人带来了月光的倩影,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松树的枝条也向来访的客人送去清风,给人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这种与人的互动,体现了作者对友善和共融的态度。

最后,诗中描写了松树的凋落和荒凉。松树上的苔藓和树下的虫子声,暗示着松树的凋敝和破败。作者认为现在的松树已经不再美丽,只有在雪霜的覆盖下,才能勉强值得一看。这种描写传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物事更替的感慨,也反映了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哲理。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小松树与自然和人的互动,抒发了作者对独立个性、友善互动以及时光流逝的思考和情感。它展现了杜荀鹤独特的意境和情感表达能力,是一首充满禅意和哲理的唐代佳作。

题唐兴寺小松拼音读音参考

tí táng xìng sì xiǎo sōng
题唐兴寺小松

suī xiǎo tiān rán bié, nán jiāng zhòng mù tóng.
虽小天然别,难将众木同。
qīn sēng bàn chuāng yuè, xiàng kè mǎn jīn fēng.
侵僧半窗月,向客满襟风。
zhī fú xíng tái hè, shēng fēn jiào qì chóng.
枝拂行苔鹤,声分叫砌虫。
rú jīn wèi kān kàn, xū shì xuě shuāng zhōng.
如今未堪看,须是雪霜中。


相关内容:

题吉涧卢拾遗庄

近试投所知

献钱塘县罗著作判官

冬日长安感志寄献虢州崔郎中二十韵

和元秀才别业书事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泗上客思
    痛饮复高歌,愁终不奈何。家山随日远,身事逐年多。没雁云横楚,兼蝉柳夹河。此心闲未得,到处被......
  • 秋日闲居寄先达
    到头身事欲何为,窗下工夫鬓上知。乍可百年无称意,难教一日不吟诗。风驱早雁冲湖色,雨挫残蝉点......
  • 溪居叟
    溪翁居静处,溪鸟入门飞。早起钓鱼去,夜深乘月归。见君无事老,觉我有求非。不说风霜苦,三冬一......
  • 赠野童
    羡尔无知野性真,乱搔蓬发笑看人。闲冲暮雨骑牛去,肯问中兴社稷臣。...
  • 定鼎门
    郏鄏城高门倚天,九重踪迹尚依然。须知道德无关锁,一闭乾坤一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