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同黄东发提举游杖锡山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陈著
2025-07-25

同黄东发提举游杖锡山

宋代  陈著  

十八盘头翠碧函,参差檐栋倚岩崭。
桑根已换如来座,峰顶犹存太白岩。
地有粟泥堪当饭,山无松木独宜杉。
半天图画风尘外,我有新题居士衔。

同黄东发提举游杖锡山作者简介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同黄东发提举游杖锡山翻译及注释

《同黄东发提举游杖锡山》是宋代陈著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描绘锡山的景色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山水之美的赞叹和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十八盘头翠碧函,
参差檐栋倚岩崭。
桑根已换如来座,
峰顶犹存太白岩。
地有粟泥堪当饭,
山无松木独宜杉。
半天图画风尘外,
我有新题居士衔。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锡山的壮美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山川的景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首两句“十八盘头翠碧函,参差檐栋倚岩崭”,通过描绘山峦的层叠和建筑物的错落,展现了锡山的雄伟壮丽之势。这里的“十八盘”指的是山上蜿蜒曲折的山道,而“翠碧函”和“参差檐栋”则描绘了山上绿树环绕、屋宇错落的景象,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

接下来两句“桑根已换如来座,峰顶犹存太白岩”,通过对山上景物的描述,诗人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事物的变迁。这里的“桑根已换如来座”意味着时间过去,桑树已经不在,取而代之的是庙宇的存在。而“峰顶犹存太白岩”则暗示着尽管岁月流转,山巅的太白岩依然屹立不倒,象征着坚韧和永恒。

下两句“地有粟泥堪当饭,山无松木独宜杉”,通过对山地的描述,突出了山区的贫瘠和适宜杉木生长。这里的“地有粟泥堪当饭”表现了山区的贫瘠土地,仅能勉强种植粟米来维持生计。而“山无松木独宜杉”则凸显了山区的特殊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合杉木的生长,展示了山区的特色。

最后两句“半天图画风尘外,我有新题居士衔”,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的心境和对艺术创作的热情。诗人将自己的新作与尘世的喧嚣相对立,将自己称为“居士”,显示出他对高尚人格和追求艺术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锡山景观的描绘,展示了山水之美、时间的流转以及诗人超脱尘世的情感。诗中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手法,以及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对山水之美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同黄东发提举游杖锡山拼音读音参考

tóng huáng dōng fā tí jǔ yóu zhàng xī shān
同黄东发提举游杖锡山

shí bā pán tóu cuì bì hán, cēn cī yán dòng yǐ yán zhǎn.
十八盘头翠碧函,参差檐栋倚岩崭。
sāng gēn yǐ huàn rú lái zuò, fēng dǐng yóu cún tài bái yán.
桑根已换如来座,峰顶犹存太白岩。
dì yǒu sù ní kān dāng fàn, shān wú sōng mù dú yí shān.
地有粟泥堪当饭,山无松木独宜杉。
bàn tiān tú huà fēng chén wài, wǒ yǒu xīn tí jū shì xián.
半天图画风尘外,我有新题居士衔。


相关内容:

天台徐德源许以谷应借

题王之朝所惠扇

题晚照楼

题宁国府泾县琴高堂

题丹霞洞


相关热词搜索:锡山黄东游杖
热文观察...
  • 同范景山到城西墺游鹿苑寺
    片帆带月趁潮行,晓及三江作住程。上冢偶陇庞老去,过溪忽见远公迎。山疑无路亦多路,鸟独有声时......
  • 同袁通判游越中三首·赵节使稽山门外花园
    前贤眼力到,占得此名区。荒径百年树,虚堂三面湖。檐阴来钓艇,花外起晴凫。借问园中叟,主人曾......
  • 同赵景文到梅山弟家
    脚力犹支一里閒,得闲便不记艰难。可人本色山林屋,避世珍羞芋栗盘。来往任教诗眼热,笑谈能化老......
  • 外甥黄阿相生日
    湖山聚秀系斯文,汝更峥嵘瑞户门。嵩里是人夸宅相,慈溪之后有曾孙。书声自可怡重庆,家学何妨涨......
  • 外孙黄相儿求诗
    可人黄外孙,来吾与汝言。是为慈溪嫡,未离嵩绿门。以身答世谱,学问为本根。吾言虽老拙,铭心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