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同袁通判游越中三首·赵节使稽山门外花园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陈著
2025-07-26

同袁通判游越中三首·赵节使稽山门外花园

宋代  陈著  

前贤眼力到,占得此名区。
荒径百年树,虚堂三面湖。
檐阴来钓艇,花外起晴凫。
借问园中叟,主人曾到无。

同袁通判游越中三首·赵节使稽山门外花园作者简介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同袁通判游越中三首·赵节使稽山门外花园翻译及注释

《同袁通判游越中三首·赵节使稽山门外花园》是宋代作家陈著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花园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人事变迁的思考和对历史传承的敬仰之情。

诗词中文译文:
前贤眼力到,占得此名区。
荒径百年树,虚堂三面湖。
檐阴来钓艇,花外起晴凫。
借问园中叟,主人曾到无。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花园为背景,通过描绘花园的景色和环境,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传承和人事变迁的思考。

诗的开篇,诗人提到“前贤眼力到,占得此名区”,意味着这个花园是历代前贤们的智慧结晶,他们的智慧和才情在这片花园中得以体现。这种历史传承使得花园具有了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接着,诗人描绘了花园内的景色。他说:“荒径百年树,虚堂三面湖。”这句话表达了花园内的小径已经有百年的历史,树木苍劲茂盛,而虚堂则面临着三面环湖的独特景观。这里用“荒径”一词,暗示着岁月的流逝和变迁,但花园内的自然景色依然保持着它的美丽和独特之处。

接下来,诗人写到了檐阴下的钓艇和花外的晴凫。这些细节描写使得诗意更为丰富。檐阴下的钓艇显示出主人对于闲暇娱乐的享受,而花外的晴凫则暗示了花园中的自然生态和丰富的动物资源。

最后两句,“借问园中叟,主人曾到无”,诗人借问花园中的老者,询问是否曾见过花园的主人。这里的“主人”可以理解为花园的创造者或者前贤,诗人对他们的敬仰和向往之情溢于言表。然而,诗人却不得而知,这也加深了对历史的追忆和对人事变迁的思考。

总体而言,《同袁通判游越中三首·赵节使稽山门外花园》这首诗以花园为背景,通过景物描写和对历史传承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前贤智慧和历史文化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人生变迁和欲寻找历史真相的思索。

同袁通判游越中三首·赵节使稽山门外花园拼音读音参考

tóng yuán tōng pàn yóu yuè zhōng sān shǒu zhào jié shǐ jī shān mén wài huā yuán
同袁通判游越中三首·赵节使稽山门外花园

qián xián yǎn lì dào, zhàn dé cǐ míng qū.
前贤眼力到,占得此名区。
huāng jìng bǎi nián shù, xū táng sān miàn hú.
荒径百年树,虚堂三面湖。
yán yīn lái diào tǐng, huā wài qǐ qíng fú.
檐阴来钓艇,花外起晴凫。
jiè wèn yuán zhōng sǒu, zhǔ rén céng dào wú.
借问园中叟,主人曾到无。


相关内容:

同范景山到城西墺游鹿苑寺

同黄东发提举游杖锡山

天台徐德源许以谷应借

题王之朝所惠扇

题晚照楼


相关热词搜索:稽山通判门外花园游越中
热文观察...
  • 同赵景文到梅山弟家
    脚力犹支一里閒,得闲便不记艰难。可人本色山林屋,避世珍羞芋栗盘。来往任教诗眼热,笑谈能化老......
  • 外甥黄阿相生日
    湖山聚秀系斯文,汝更峥嵘瑞户门。嵩里是人夸宅相,慈溪之后有曾孙。书声自可怡重庆,家学何妨涨......
  • 外孙黄相儿求诗
    可人黄外孙,来吾与汝言。是为慈溪嫡,未离嵩绿门。以身答世谱,学问为本根。吾言虽老拙,铭心其......
  • 挽江阴军王寺丞
    自是元台嗣,心如白屋英。老成涵古气,清劲立平生。孝养官居少,幽恬俗念轻。栖栖甲子晚,谁识病......
  • 汪日宾真赞
    诗书以沃其中兮,睟生盎乎吾之余。衣冠以正其外兮,俨自媚乎吾之初。情周乎与物兮,于由由而介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