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望秦川(早春感怀)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程垓
2025-07-21

望秦川(早春感怀)

宋代  程垓  

望秦川  

柳弱眠初醒,梅残舞尚痴。
春阴将冷傍帘帏。
又是东风和恨、向人归。
乐事灯前记,愁肠酒后知。
老来无计遣芳时。
只有闲情随分、品花枝。

望秦川(早春感怀)作者简介

「程垓」字正伯,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中表程之才(字正辅)之孙。淳熙十三年(1186)游临安,陆游为其所藏山谷帖作跋,未几归蜀。撰有帝王君臣论及时务利害策五十篇。绍熙三年(1192),已五十许,杨万里荐以应贤良方正科。绍熙五年(1194)乡人王称序其词,谓“程正伯以诗词名,乡之人所知也。余顷岁游都下,数见朝士,往往亦称道正伯佳句”。冯煦《蒿庵论词》:“程正伯凄婉绵丽,与草窗所录《绝妙好词》家法相近。”有《书舟词》(一作《书舟雅词》)一卷。

望秦川(早春感怀)翻译及注释

《望秦川(早春感怀)》是宋代程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柳树嫩枝刚刚醒来,
梅花凋谢却还在痴舞。
春天的阴云将要降临,
伴随着东风,我又被思念迫使归家。
欢乐的事情在灯前被记录下来,
忧愁的心情在酒后才知晓。
年老之时无法抵挡芳华的流逝,
只能随意品味身世的际遇,欣赏花枝。

诗意:
《望秦川(早春感怀)》描绘了早春时节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的感慨和对岁月的思考。诗中的柳树刚刚苏醒,梅花虽然凋谢却依然痴迷地舞蹈,这展示了春天的早期景象。然而,春天的阴云暗示着温暖的日子即将过去,诗人由于思念之情而不得不返回家乡。诗人记录下了欢乐的时刻,但在酒后才能感受到内心的忧愁。最后,诗人意识到年老之后无法阻挡青春的流逝,只能随意品味生活的际遇,享受其中的美好。

赏析:
这首诗词以婉约的笔触描绘了早春时节的景象,通过对柳树和梅花的描写,展现了春天初醒的生机和美丽。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柳树的初醒与梅花的凋谢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时光流逝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诗人的归家与思念之情相连,体现了人们对家乡和亲人的眷恋之情。在欢乐和忧愁的交织中,诗人思考人生的无常和转变,表达了对光阴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最后两句以闲情品味花枝为结尾,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豁达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整首诗词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情感和哲理,给人以思索和共鸣。

望秦川(早春感怀)拼音读音参考

wàng qín chuān zǎo chūn gǎn huái
望秦川(早春感怀)

liǔ ruò mián chū xǐng, méi cán wǔ shàng chī.
柳弱眠初醒,梅残舞尚痴。
chūn yīn jiāng lěng bàng lián wéi.
春阴将冷傍帘帏。
yòu shì dōng fēng hé hèn xiàng rén guī.
又是东风和恨、向人归。
lè shì dēng qián jì, chóu cháng jiǔ hòu zhī.
乐事灯前记,愁肠酒后知。
lǎo lái wú jì qiǎn fāng shí.
老来无计遣芳时。
zhǐ yǒu xián qíng suí fēn pǐn huā zhī.
只有闲情随分、品花枝。


相关内容:

祝英台近

朝中措(惜春)

玉楼春(寄题文山郑元英巢经楼)

东坡引

念奴娇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蝶恋花(春风一夕浩荡,晓来柳色一新)
    寒意勒花春未足。只有东风,不管春拘束。杨柳满城吹又绿。可人青眼还相属。小叶星星眠未熟。看尽......
  • 祝英台(晚春)
    坠红轻,浓绿润,深院又春晚。睡起厌厌,无语小妆懒。可堪三月风光,五更魂梦,又都被、杜鹃催攒......
  • 一翦梅
    小会幽欢整及时。花也相宜。人也相宜。宝香未断烛光低。莫厌杯迟。莫恨欢迟。夜渐深深漏渐稀。风......
  • 谒金门
    浓睡醒。惊对一帘秋影。桐叶乍零风不定。半窗疏雨影。愁与年光不尽。老入星星双鬓。只拟上楼寻远......
  • 玉楼春(效白乐天体)
    少年才把笙歌盏。夏日非长秋夜短。因他老病不相饶,把好心情都做懒。故人别后书来劝。乍可停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