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挽吏部石似之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虞俦
2025-07-25

挽吏部石似之

宋代  虞俦  

忧国囊封岂是疎,有才无命信何如。
风回册府三山远,星殒郎墙一位虚。
贾谊自伤终太傅,薛收若在必中书。
哀哉埋玉今何地,却返当年处士庐。

挽吏部石似之翻译及注释

《挽吏部石似之》是宋代诗人虞俦所作的一首诗词。请允许我对这首诗词进行分析、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忧国囊封岂是疎,
有才无命信何如。
风回册府三山远,
星殒郎墙一位虚。
贾谊自伤终太傅,
薛收若在必中书。
哀哉埋玉今何地,
却返当年处士庐。

诗意:
这首诗词抒发了作者对国家政治和社会现实的忧虑之情。诗中以官员石似之的境遇为引子,表达了作者对于才能无法得到应有重用的悲愤之情。诗中通过吊古忧今,抒发了作者对于忠良之士得不到重用的悲愤和对官场腐败现象的批判。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石似之的遭遇,表达了作者对于时政的不满和对才能被忽视的痛心。首两句"忧国囊封岂是疎,有才无命信何如"直接点出了国家官员选拔制度的弊端,才能被埋没,没有得到应有的机会,对此作者深感不满。接下来的两句"风回册府三山远,星殒郎墙一位虚"通过运用景物来表达作者对于官场的失望和对于才能被冷落的失望之情,墓碑上星星熄灭,意味着才能被埋没。接下来的两句"贾谊自伤终太傅,薛收若在必中书"提到了历史上的贾谊和薛收,以此来呼应自己的感慨,进一步抒发了对才能无法得到应有重用的不满和对官场腐败现象的批判。最后两句"哀哉埋玉今何地,却返当年处士庐"通过对埋没的才能的哀叹,表达了作者对于官场不公和社会状况的忧虑之情。整首诗词通过对官场现实的揭示,表达了作者对于才能被埋没和社会不公的不满之情,诗意深沉,给人以思考。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才能被埋没和官场腐败现象的批判,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注和忧虑之情。通过运用景物的象征意义和历史人物的对比,将个人的感叹与社会现象相结合,使诗词具有了更深层次的内涵,给人以启示和思考。

挽吏部石似之拼音读音参考

wǎn lì bù shí shì zhī
挽吏部石似之

yōu guó náng fēng qǐ shì shū, yǒu cái wú mìng xìn hé rú.
忧国囊封岂是疎,有才无命信何如。
fēng huí cè fǔ sān shān yuǎn, xīng yǔn láng qiáng yī wèi xū.
风回册府三山远,星殒郎墙一位虚。
jiǎ yì zì shāng zhōng tài fù, xuē shōu ruò zài bì zhōng shū.
贾谊自伤终太傅,薛收若在必中书。
āi zāi mái yù jīn hé dì, què fǎn dāng nián chǔ shì lú.
哀哉埋玉今何地,却返当年处士庐。


相关内容:

挽吏部石似之

太守送酒

太守送酒

书怀

书怀


相关热词搜索:吏部石似之
热文观察...
  • 挽吏部石似之
    期公簪橐侍甘泉,底是上天不假年。才大难为当世用,文高犹有后人传。魂销闽檄千山路,泪挽银河七......
  • 有怀汉老弟
    先自无聊懒出门,南坡一到一思君。松筠俱是栽培力,亭榭无非卜筑勤。本约暮年栖息共,岂期中道死......
  • 有怀汉老弟
    缺落槿篱须补缀,稀疎菜甲欠锄耘。芙蓉泣露坡头见,桂子飘香月下闻。策杖却愁成独往,举杯谁与醉......
  • 有怀汉老弟
    村童先遣扫柴门,检校园芳待置尊。丛菊稍斑溥露点,芙蓉已带着霜痕。诗篇纵好成孤讽,心事凭谁与......
  • 自叹
    落落高才岂晚收,枉将岁月送菟裘。未能鹏击三千里,空费龙骧万斛舟。明月有珠谁按剑,珊瑚作网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