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挽郑郎公卫夫妇二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刘克庄
2025-07-17

挽郑郎公卫夫妇二首

宋代  刘克庄  

灯窗磨岁月,竹帛勒功名。
晦迹溪西隐,终身谷口耕。
似山犹有漏,于佛悟无生。
尚喜家驹骏,何惭辅嗣甥。

挽郑郎公卫夫妇二首作者简介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挽郑郎公卫夫妇二首翻译及注释

这首诗词是刘克庄在宋代创作的《挽郑郎公卫夫妇二首》。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灯窗磨岁月,竹帛勒功名。
晦迹溪西隐,终身谷口耕。
似山犹有漏,于佛悟无生。
尚喜家驹骏,何惭辅嗣甥。

诗意:
这首诗词是为了悼念郑郎公卫夫妇而写的。诗中表达了对他们平凡而勤劳的生活方式的赞美,以及对他们在追求功名和名利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和牺牲的思考。诗人通过描绘郑郎公卫夫妇的生活,抒发对他们的敬意和怀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思考和感慨。首先,诗人通过“灯窗磨岁月,竹帛勒功名”的描写,将岁月的流转和追求功名的辛勤努力联系在一起。灯窗磨岁月象征了时间的流逝,竹帛勒功名则表达了追求功名的艰辛和付出。

接着,诗人描绘了郑郎公卫夫妇的生活方式。他们选择了隐居在溪西,过着晦迹的生活,远离尘嚣和名利的追逐。他们以耕种田地为生,过着朴素而真实的生活。这种生活方式展现了他们对物质追求的淡漠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诗人对郑郎公卫夫妇的赞美和敬佩之情。诗中提到“似山犹有漏,于佛悟无生”,表明郑郎公卫夫妇虽然过着隐居的生活,但他们对世事的洞察和对生命的领悟堪比山岳,具有超越尘世的境界。

最后两句“尚喜家驹骏,何惭辅嗣甥”,表达了诗人对郑郎公卫夫妇子女的祝福和自谦之情。诗人说自己对于家中的继承者(甥)没有什么可羡慕的,因为郑郎公卫夫妇所留下的家驹(家庭传承)和骏马(才能、品德)已经是最好的了。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郑郎公卫夫妇平凡生活的描绘和对他们追求内心宁静和真实价值的赞美,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佩和怀念之情。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于功名和名利追逐的淡然态度,将内心的追求和平凡生活的价值相提并论。

挽郑郎公卫夫妇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wǎn zhèng láng gōng wèi fū fù èr shǒu
挽郑郎公卫夫妇二首

dēng chuāng mó suì yuè, zhú bó lēi gōng míng.
灯窗磨岁月,竹帛勒功名。
huì jī xī xī yǐn, zhōng shēn gǔ kǒu gēng.
晦迹溪西隐,终身谷口耕。
shì shān yóu yǒu lòu, yú fú wù wú shēng.
似山犹有漏,于佛悟无生。
shàng xǐ jiā jū jùn, hé cán fǔ sì shēng.
尚喜家驹骏,何惭辅嗣甥。


相关内容:

挽郑计院

挽郑夫人二首

挽郑夫人二首

挽赵仲白二首

挽赵漕简叔二首


相关热词搜索:二首夫妇郎公
热文观察...
  • 席间即事
    急召传来主第中,孙郎上马鼓三通。山人无复金莲梦,稳听琵琶到曲中。...
  • 戏书客舍
    已去光阴挽不回,渐惊老态逼人来。决河犹有方堪塞,脱发应无术可栽。圯戌宝藏惟檄草,南游稛载是......
  • 仙游县
    不见层岗与複岩,眼中夷旷似江南。烟收绿野连青嶂,树阙朱桥映碧潭。丞相无家曾住寺,聘君有字尚......
  • 戏孙季蕃
    少日逢春一味痴,轻鞭小袖趁芳时。常过茶邸租船出,或在禅林借枕欹。名妓难呼多占定,好花易落况......
  • 先儒
    先儒绪业有师承,非谓闻风便服膺。康节易传于隐者,濂溪学得自高僧。众宗虚誉相贤圣,独守遗编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