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献池州牧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杜荀鹤
2025-07-23

献池州牧

唐代  杜荀鹤  

池阳今日似渔阳,大变凶年作小康。
江路静来通客货,郡城安后绝戎装。
分开野色收新麦,惊断莺声摘嫩桑。
纵有逋民归未得,远闻仁政旋还乡。

献池州牧作者简介

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官至翰学士知制造。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献池州牧翻译及注释

《献池州牧》是唐代杜荀鹤创作的一首诗词,描述了池州牧任职后所带来的一系列变革和改善。

诗词的中文译文大致如下:

池阳今日似渔阳,
池州如今犹如渔阳城一般。
大变凶年作小康。
经过大变,凶年变成了小康。
江路静来通客货,
江路平静,畅通了客货。
郡城安后绝戎装。
郡城安宁后,不再需要戎装。
分开野色收新麦,
分开田野景色,收割新麦。
惊断莺声摘嫩桑。
吓断莺鸟的歌声,摘下嫩桑叶。
纵有逋民归未得,
虽有逃亡的人未能回来,
远闻仁政旋还乡。
但听到了仁政,纷纷回乡。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池州牧的治理成果,表达了杜荀鹤对良好政绩的赞扬和对社会进步的期望。诗歌描绘了池州地区从凶年(指灾害频发、民不聊生的年头)走向小康的转变。江路平静通达,郡城安宁,庄稼丰收,表明池州正在逐渐恢复正常的生活。最后两句表达了尽管还有一些流民未能回来,但他们远远听闻了这里的仁政,开始纷纷回乡。

整首诗的情感积极向上,用细腻的描写展示了池州牧的政绩和带来的好处,同时也体现了杜荀鹤对社会安定和人民幸福的向往。整体篇章流畅,意境深沉,是一首具有社会意义的佳作。

献池州牧拼音读音参考

xiàn chí zhōu mù
献池州牧

chí yáng jīn rì shì yú yáng, dà biàn xiōng nián zuò xiǎo kāng.
池阳今日似渔阳,大变凶年作小康。
jiāng lù jìng lái tōng kè huò,
江路静来通客货,
jùn chéng ān hòu jué róng zhuāng.
郡城安后绝戎装。
fēn kāi yě sè shōu xīn mài, jīng duàn yīng shēng zhāi nèn sāng.
分开野色收新麦,惊断莺声摘嫩桑。
zòng yǒu bū mín guī wèi dé, yuǎn wén rén zhèng xuán huán xiāng.
纵有逋民归未得,远闻仁政旋还乡。


相关内容:

下第东归将及故园有作

关试后筵上别同人

新栽竹

秋日湖外书事

赠题兜率寺闲上人院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寄右省李起居
    已向鸳行接雁行,便应双拜紫薇郎。才闻阙下征书急,已觉回朝草诏忙。白马似怜朱绂贵,彩衣遥惹御......
  • 投从叔补阙
    吾宗不谒谒诗宗,常仰门风继国风。空有篇章传海内,更无亲族在朝中。其来虽愧源流浅,所得须怜雅......
  • 献新安于尚书
    九土雄师竟若何,未如良牧与天和。月留清俸资家少,岁计阴功及物多。四野绿云笼稼穑,千山明月静......
  • 秋日寄吟友
    闲坐细思量,唯吟不可忘。食无三亩地,衣绝一株桑。蝉树生寒色,渔潭落晓光。青云旧知己,未许钓......
  • 自孟津舟西上雨中作
    秋烟漠漠雨濛濛,不卷征帆任晚风。百口寄安沧海上,一身逃难绿林中。来时楚岸杨花白,去日隋堤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