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湘夫人咏诗意和翻译_元代诗人元好问
2025-07-18

湘夫人咏

元代  元好问  

木兰芙蓉满芳洲,白云飞来北渚游。
千秋万岁帝乡远,云来云去空悠悠。
秋风秋月沅江渡,波上寒烟引轻素。
九疑山高猿夜啼,竹枝无声堕残露。

湘夫人咏作者简介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湘夫人咏翻译及注释

《湘夫人咏》是元代文学家元好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木兰芙蓉满芳洲,
白云飞来北渚游。
千秋万岁帝乡远,
云来云去空悠悠。

秋风秋月沅江渡,
波上寒烟引轻素。
九疑山高猿夜啼,
竹枝无声堕残露。

中文译文:
木兰芙蓉盛开在芳洲,
白云飘荡至北渚游。
千秋万岁皇城遥远,
云来云去空无边。

秋风秋月沅江渡,
波上寒烟轻轻引。
九疑山高猿夜啼,
竹枝无声落残露。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湘夫人为题材,描绘了湘夫人的境遇和内心情感。诗中以自然景物和季节变化为背景,通过描写花草盛开、白云飘荡、秋风秋月等景象,表达了湘夫人的孤独和思念之情。

首先,诗人以木兰芙蓉满盛芳洲的景象开篇,展现了湘夫人的美丽和高贵。接着,白云飞来北渚游,形容湘夫人的心思飘忽不定,仿佛白云在天空中自由飞行。

然而,千秋万岁的皇城却遥远无边,湘夫人与皇城相隔甚远,表达了她与世隔绝的孤独感。云来云去的描写则强调了她内心的迷茫和无奈。

接下来,诗人以秋风秋月和沅江渡为背景,描绘了湘夫人在秋天的寂寥之境。波上寒烟引轻素,寒烟轻轻地漂浮在江面上,象征着湘夫人内心的淡然和超脱。

最后两句,九疑山高猿夜啼,竹枝无声堕残露,通过描写山中猿猴的啼叫和竹枝上残露的落下,表达了湘夫人的孤寂和无声无息的心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湘夫人的孤独、思念和无奈之情,展现了元代文学家元好问细腻的情感表达能力。

湘夫人咏拼音读音参考

xiāng fū rén yǒng
湘夫人咏

mù lán fú róng mǎn fāng zhōu, bái yún fēi lái běi zhǔ yóu.
木兰芙蓉满芳洲,白云飞来北渚游。
qiān qiū wàn suì dì xiāng yuǎn, yún lái yún qù kōng yōu yōu.
千秋万岁帝乡远,云来云去空悠悠。
qiū fēng qiū yuè yuán jiāng dù, bō shàng hán yān yǐn qīng sù.
秋风秋月沅江渡,波上寒烟引轻素。
jiǔ yí shān gāo yuán yè tí, zhú zhī wú shēng duò cán lù.
九疑山高猿夜啼,竹枝无声堕残露。


相关内容:

望云谣

刘曲龙潭

晓发石门渡湍水道中

龙门杂诗

出京


相关热词搜索:夫人
热文观察...
  • 乙卯十一月往镇州
    村静鸟声乐,山低雁影遥。野阴时滉朗,冷雨只飘萧。涉远心先倦,冲寒酒易消。红尘忘南北,渺渺见......
  • 送樊顺之
    弓刀十驿岳莲州,渭水秦山得意秋。王粲从军正年少,庾郎入幕更风流。寒乡况味真鸡肋,清镜功名属......
  • 横波亭为青口帅赋
    孤亭突兀插飞流,气压元龙百尺楼。万里风涛接瀛海,千年豪杰壮山丘。疏星淡月鱼龙夜,老木清霜鸿......
  • 一井金
    绿阴清书。雨茸梅子黄时候。华堂金兽。香润炉烟透。舞燕回轻袖。歌凤翻新奏。院静人稀,永日迟迟......
  • 王右丞雪霁捕鱼图
    江云滉滉阴晴半,沙雪离离点江岸。画中不信有天机,细向树林枯处看。渔浦移家愧未能,扁舟萧散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