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杏解嘲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司马光
2025-07-21

杏解嘲

宋代  司马光  

造物本非我,荣枯那足言。
但余良干在,何必艳花繁。
壮丽华林苑,欢娱梓泽园。
芳菲如可采,岂得待君轩。

杏解嘲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杏解嘲翻译及注释

《杏解嘲》是宋代司马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造物本非我,荣枯那足言。
但余良干在,何必艳花繁。
壮丽华林苑,欢娱梓泽园。
芳菲如可采,岂得待君轩。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世事的思考。作者认为人类无法左右造物主的安排,无法掌控生死荣辱。然而,尽管如此,作者仍然坚守自己的职责,不必追逐虚华的荣耀。他提到了华林苑和梓泽园,这些地方象征着世俗的欢乐和享受。最后,作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但他认为这些美好事物不应该等待别人的赏识,而是应该主动去追求。

赏析:
《杏解嘲》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中的"造物本非我,荣枯那足言"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命运的无奈和无法左右的感叹。作者通过"余良干"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坚守本分、不追逐虚华的态度。华林苑和梓泽园则象征了世俗的欢乐和享受,作者以此对比,强调了追求内心真正的美好和价值的重要性。最后两句"芳菲如可采,岂得待君轩"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同时也呼唤人们主动去追求和欣赏美好,而不是等待别人的赏识。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真正美好的追求。

杏解嘲拼音读音参考

xìng jiě cháo
杏解嘲

zào wù běn fēi wǒ, róng kū nà zú yán.
造物本非我,荣枯那足言。
dàn yú liáng gàn zài, hé bì yàn huā fán.
但余良干在,何必艳花繁。
zhuàng lì huá lín yuàn, huān yú zǐ zé yuán.
壮丽华林苑,欢娱梓泽园。
fāng fēi rú kě cǎi, qǐ dé dài jūn xuān.
芳菲如可采,岂得待君轩。


相关内容:

戏书宋子才止足堂

西台诗二十四韵

喜圣民得登州

五哀诗·李牧

五哀诗·屈平


相关热词搜索:解嘲
热文观察...
  • 晓思
    束带朝尚早,蓬门未脱扃。短篱潜落月,老树戴孤星。隐几貂裘黑,开编竹简青。子云非执战,何以得......
  • 谢始平公以近诗一卷赐示
    皇家骏命承苍穹,烝民这杰生维嵩。圣贤会合若符契,坐致四海登熙隆。三阶清平九鼎重,指麾拱揖安......
  • 夜发长垣
    长涂暑气剧,永日卧邮亭。书伏如墙鼠,宵行似野萤。歇鞍沙月白,拂面柳风醒。历历瞻云汉,谁为一......
  • 野菊
    野菊未尝种,秋花何处来。羞随众草没,故犯早霜开。寒蝶舞不去,夜蛩吟更哀。幽人自移席,小摘泛......
  • 雪寒取酒
    雪意久未就,寒云低不收。飘扬插孤帜,迢递映高楼。试假贤人浊,聊攻客子愁。呼僮携小榼,更淮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