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依韵和永叔景灵致斋见怀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7-19

依韵和永叔景灵致斋见怀

宋代  梅尧臣  

翰林文字本雄强,况复斋祠向静坊。
高树黄鹂无去意,深廊朱幕动微凉。
不嗟门外尘沙苦,只觉壶中岁月长。
庭下阴苔未教扫,榴花红落点青苍。

依韵和永叔景灵致斋见怀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依韵和永叔景灵致斋见怀翻译及注释

《依韵和永叔景灵致斋见怀》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翰林文字本雄强,
况复斋祠向静坊。
高树黄鹂无去意,
深廊朱幕动微凉。
不嗟门外尘沙苦,
只觉壶中岁月长。
庭下阴苔未教扫,
榴花红落点青苍。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景象。诗人以翰林文字的雄强气势为引子,表达了自己对斋祠所在的静谧坊区的赞美。高树上的黄鹂不愿离去,深廊中的红色帷幕微微摇动,给人带来了一丝凉意。诗人并不为门外尘沙的烦扰而感到苦恼,只觉得壶中的岁月流转漫长。庭院下的阴苔还未清扫,榴花的红色点缀在青苍之间。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通过描写斋祠所在的静谧坊区,诗人表达了对宁静环境的喜爱和对繁忙世俗的超脱。高树上的黄鹂无去意,象征着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深廊中的红色帷幕动微凉,给人一种清凉宜人的感觉。诗人不为门外的尘沙所困扰,只觉得壶中的岁月流转漫长,表达了对时光的深刻感慨。庭院下的阴苔未被清扫,榴花的红色点缀在青苍之间,给人一种静谧而美丽的画面。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对宁静生活和岁月流转的思考,给人以深思和赏析的空间。

依韵和永叔景灵致斋见怀拼音读音参考

yī yùn hé yǒng shū jǐng líng zhì zhāi jiàn huái
依韵和永叔景灵致斋见怀

hàn lín wén zì běn xióng qiáng, kuàng fù zhāi cí xiàng jìng fāng.
翰林文字本雄强,况复斋祠向静坊。
gāo shù huáng lí wú qù yì, shēn láng zhū mù dòng wēi liáng.
高树黄鹂无去意,深廊朱幕动微凉。
bù jiē mén wài chén shā kǔ, zhǐ jué hú zhōng suì yuè zhǎng.
不嗟门外尘沙苦,只觉壶中岁月长。
tíng xià yīn tái wèi jiào sǎo, liú huā hóng luò diǎn qīng cāng.
庭下阴苔未教扫,榴花红落点青苍。


相关内容:

依韵和永叔都亭馆伴戏寄

依韵和杨敏叔吴门秋晚见寄

依韵和宣城张主簿见赠

依韵和武平升卞二山

依韵和谢副合寄新酒


相关热词搜索:依韵
热文观察...
  • 依韵和永叔劝饮酒莫吟诗杂言
    我生无所嗜,唯嗜酒与诗。一日舍此心肠悲,名存贵大不辄思。甑空釜冷不俛眉,妻孥冻饥数恚之。但......
  • 依韵和永叔子履冬夕小斋联句见寄
    遥知夜相过,对语冷无火。险辞斗尖奇,冻地抽笋笴。唫成欲寄谁,谈极唯思我。学术穷後先,文字少......
  • 依韵和原甫对月见邀不至
    每爱孔北海,樽中常不空。今无酒与客,唯有月兼风。远色曾何隔,微凉亦已同。更期三五夕,静坐接......
  • 依韵和原甫置酒兰菊间
    置酒兰菊间,宾主适所适。权豪自炎炎,下上走役役。兹时况休沐,良可会朋戚。流俗务趋喧,宁思事......
  • 依韵和张应之见赠
    京洛多游好,相与岁月深,虽同执一龠,吹曲各异音。自微众音响,安感万物心。我穷子来唁,慷慨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