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游武夷山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刘子翚
2025-07-18

游武夷山

宋代  刘子翚  

回薄湍流漾翠岑,夷犹一舸纵幽寻。
幔亭落日笙箫远,毛竹连云洞府深。
似有碧鸡翔木杪,谁将丹鹤写岩阴。
神仙可学非身外,多少游人浪苦心。

游武夷山作者简介

刘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学家。字彦冲,一作彦仲,号屏山,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游武夷山翻译及注释

《游武夷山》是宋代刘子翚的一首诗词。它描绘了游览武夷山的情景,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人们对仙境般美景的向往和对修身养性的追求。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回薄湍流漾翠岑,
夷犹一舸纵幽寻。
幔亭落日笙箫远,
毛竹连云洞府深。
似有碧鸡翔木杪,
谁将丹鹤写岩阴。
神仙可学非身外,
多少游人浪苦心。

诗词的诗意是歌颂武夷山的美丽景色,并表达游人对于神仙境地的渴望。通过描写薄湍流动的山泉和翠绿的山巅,诗人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他将武夷山比作一艘小船,游人如同在其中自由地探索幽静的景致。

诗词中的幔亭、落日以及笙箫的声音,将诗人引入一个遥远的世界。毛竹连绵,云雾弥漫,使得洞府深处的景象更加神秘。诗中还出现了碧鸡翔飞的景象,让人产生想象,好像有仙禽在树梢飞舞。而提及丹鹤,表达了诗人对于仙境的向往和对修炼道德的追求。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感慨,他认为成为神仙并非外在的事物可以学习,而是需要内心的修炼。这里提到了许多游人浪费心思追求神仙境地,暗示了人们在追求远离尘世的美好时,常常经历种种困苦。

整首诗词以其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武夷山的美景和人们对于神仙境地的渴望。读者在欣赏诗词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于修身养性的思考和思索。

游武夷山拼音读音参考

yóu wǔ yí shān
游武夷山

huí báo tuān liú yàng cuì cén, yí yóu yī gě zòng yōu xún.
回薄湍流漾翠岑,夷犹一舸纵幽寻。
màn tíng luò rì shēng xiāo yuǎn, máo zhú lián yún dòng fǔ shēn.
幔亭落日笙箫远,毛竹连云洞府深。
shì yǒu bì jī xiáng mù miǎo, shuí jiāng dān hè xiě yán yīn.
似有碧鸡翔木杪,谁将丹鹤写岩阴。
shén xiān kě xué fēi shēn wài, duō shǎo yóu rén làng kǔ xīn.
神仙可学非身外,多少游人浪苦心。


相关内容:

岩桂

行夫寄黄山榧子有诗因同来韵

谢刘致中瓜二首

谢刘致中瓜二首

携筇


相关热词搜索:武夷山
热文观察...
  • 与温其对榻
    细雨南窗夜,青灯对榻眠,升沈嗟汪宦,聚散忽流年。失路谁推毂,他时看著鞭。竹林须款集,君亦暂......
  • 与致明对榻
    胜会尝连榻,还欣与子同。一灯寒夜永,残梦雨声中。道旧惊身老,谈玄了性空。卜邻今有约,泉石兴......
  • 约致明入开善不至二首
    乔松翠竹锁禅关,乘兴时来兴尽还。懊恨刘郎招不得,瘦筇独自入寒山。...
  • 约致明入开善不至二首
    偶临沙岸立多时,淡淡烟村日向低。幽事挽人归不得,一枝梅影浸澄溪。...
  • 赠王周士
    逐客初从瘴海归,平生未识想英奇。致身不负管城子,报国聊将雕面儿。舌在壮怀犹未忆,途穷俗眼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