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游张公洞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黄庭坚
2025-07-22

游张公洞

宋代  黄庭坚  

古洞深沉白昼间,烟霞出没绝尘寰。
落红满地花初歇,啼鸟一声春自闲。
丹灶苔荒仙去远,松坛月冷鹤飞还。
我来几欲重登眺,削壁题诗兴不悭。

游张公洞作者简介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游张公洞翻译及注释

《游张公洞》是宋代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古洞深沉白昼间,
烟霞出没绝尘寰。
落红满地花初歇,
啼鸟一声春自闲。
丹灶苔荒仙去远,
松坛月冷鹤飞还。
我来几欲重登眺,
削壁题诗兴不悭。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览张公洞的景象。古洞幽深,即使在白昼也充满了烟雾和霞光,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洞中洒满了落红,花儿刚刚凋谢,而鸟儿只发出一声鸣叫,春天宁静而自在。洞中的丹灶已经被苔藓覆盖,仙人早已远离,松坛上的月亮冷冷清清,只有孤鹤在飞翔。作者来到这里,多次希望再次登高远眺,削壁上题写诗句,他的灵感从不吝啬。

赏析:
《游张公洞》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的景象。作者通过描写洞中的烟雾、落红和宁静的春天,以及洞外的苍凉和寂寞,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中的张公洞被描绘得神秘而诱人,洞中的景象与外界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作者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人生起伏的思考。洞中的烟雾和霞光暗示着岁月的变迁和人事的更迭,而洞外的冷清和寂寞则象征着生命的孤独和无常。

诗中的“丹灶苔荒仙去远”和“松坛月冷鹤飞还”暗示了洞中曾经存在的仙人之境已经逝去,人事已非。然而,诗人仍然保持着对美的追求和创作的激情,他多次希望再次登高远眺,削壁上题写诗句,表达了他对艺术创作的执着和不悭吝的心态。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生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生命的热爱。同时,也传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这首诗词以简洁、凝练的语言将景物、情感和思考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以启迪和思索的空间。

游张公洞拼音读音参考

yóu zhāng gōng dòng
游张公洞

gǔ dòng shēn chén bái zhòu jiān, yān xiá chū mò jué chén huán.
古洞深沉白昼间,烟霞出没绝尘寰。
luò hóng mǎn dì huā chū xiē, tí niǎo yī shēng chūn zì xián.
落红满地花初歇,啼鸟一声春自闲。
dān zào tái huāng xiān qù yuǎn, sōng tán yuè lěng hè fēi hái.
丹灶苔荒仙去远,松坛月冷鹤飞还。
wǒ lái jī yù zhòng dēng tiào, xuē bì tí shī xìng bù qiān.
我来几欲重登眺,削壁题诗兴不悭。


相关内容:

以天坛灵寿杖送莘老

以金沙酴醾送公寿

宜阳别元明用觞字韵

学许氏说文赠诸弟

谢檀敦信送柑子


相关热词搜索:张公
热文观察...
  • 咏清水岩呈郭明叔
    尝闻清水岩,空洞极明好。虎狼迁部曲,钟鼓天击考。云生卧龙石,水入炼丹灶。有意携管弦,山只应......
  • 赠惠洪
    数面欣羊胛,论诗喜雉膏。眼横湘水暮,云献楚天高。堕我玉麈尾,乞君宫锦袍。月清放舟舫,万里渺......
  • 又借前韵见意
    招潮瘦恶无永味,海镜鑯毫只强颜。想见霜脐当大嚼,梦回雪压摩围山。...
  • 与胡彦明处道饮融师竹轩
    井寒茶鼎甘,竹密午阴好。瓜尝邵平种,酒为何侯倒。倦须盘礡赢,归可倒著帽。欲去更少留,道人谈......
  • 赠清隐持正禅师
    清隐开山有胜缘,南山松竹上参天。擗开华岳三峰手,参得浮山九带禅。水鸟风林成佛事,粥鱼斋鼓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