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鱼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轼
2025-07-18

宋代  苏轼  

湖上移鱼子,初生不畏人。
自从识钩饵,欲见更无因。

鱼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鱼翻译及注释

《鱼》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苏轼。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湖上移鱼子,
初生不畏人。
自从识钩饵,
欲见更无因。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写鱼儿为主题,通过鱼儿的行为表现出人生的哲理。诗中描述了湖上的鱼儿,当它们刚孵化出来时,并不害怕人类。然而,一旦它们学会了认识钓鱼的钩和饵,它们想要见到更多的东西却没有机会了。

这首诗词通过鱼儿的经历,寓意着人生的无奈和命运的转变。初始的鱼儿天真无畏,代表了人们在生命初期对世界的天真和无知。但随着成长和经验的积累,人们开始认识到现实中的陷阱和诱惑,就像鱼儿认识到钓鱼的钩和饵一样。尽管人们对更多的事物充满渴望,但由于外部环境和条件的限制,他们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展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通过对鱼儿的描写来表达人生的无奈和命运的转变。它反映了人们对世界的感悟和对自身处境的思考,同时也提醒人们要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阶段和机会。苏轼以独特的诗意和深刻的思考,将自然中的一幕幕景象与人生的哲理相结合,使这首诗词成为了一首富有启示意义的作品。

鱼拼音读音参考


hú shàng yí yú zǐ, chū shēng bù wèi rén.
湖上移鱼子,初生不畏人。
zì cóng shí gōu ěr, yù jiàn gèng wú yīn.
自从识钩饵,欲见更无因。


相关内容:

异鹊

游净居寺

雅安人日次旧韵二首

雅安人日次旧韵二首

轩窗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与梁先、舒焕泛舟,得临酿字,二首
    老守厌簿书,先生罢函丈。风流魏晋间,谈笑义皇上。河洪忽已过,水色绿可酿。君无轻此乐,此乐清......
  • 雨中邀李范庵过天竺寺作
    步来禅榻畔,凉气逼团蒲。花雨檐前乱,茶烟竹下孤。乘闲携画卷,习静对香罏。到此忽终日,浮生一......
  • 雨中邀李范庵过天竺寺作
    老禅趺坐处,疏竹翠泠泠。秀色分邻舍,清阴覆佛经。萧萧日暮雨,曳履绕方庭。...
  • 玉盘盂
    杂花狼藉占春余,芍药开时扫地无。两寺妆成宝璎珞,一枝争看玉盘盂。佳名会作新翻曲,绝品难逢旧......
  • 玉盘盂
    花不能言意可知,令君痛饮更无疑。但持白酒劝嘉客,直待琼舟覆玉彝。负郭相君初择地,看羊属国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