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早春忆微之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白居易
2025-07-27

早春忆微之

唐代  白居易  

昏昏老与病相和,感物思君叹复歌。
声早鸡先知夜短,色浓柳最占春多。
沙头雨染斑斑草,水面风驱瑟瑟波。
可道眼前光景恶,其如难见故人何。

早春忆微之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早春忆微之翻译及注释

《早春忆微之》

昏昏老与病相和,
感物思君叹复歌。
声早鸡先知夜短,
色浓柳最占春多。
沙头雨染斑斑草,
水面风驱瑟瑟波。
可道眼前光景恶,
其如难见故人何。

中文译文:

昏昏暗暗中年老与疾病相煎熬,
感受万物,思念君子,叹息并歌颂。
清晨,鸡鸣先知晓夜长短,
春天,翠绿垂柳尤为盛多。
河沙头上,雨水染上点点痕迹,
水面上,风吹起荡漾的波浪。
可说眼前景物如此凄凉,
那与难得见到故人何去何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以描绘早春景物和表达诗人内心情感为主题。然而,与诗人以往的风格相比,这首诗显得更加消极和悲伤。

诗人在诗中描述了自己老去和身体不适的状况,以及对世间万物的感慨和思念所引发的情感。他借助清晨的景色来表达时间的短暂与转变,同时通过描绘垂柳盛开来突出春天的氛围。

然而,诗人描绘的景色却充满了凄凉之感。他用雨水染斑的草地和风吹起的波浪来表现眼前景物的恶劣,这也映射出诗人心境的不愉快与忧伤。最后两句“可道眼前光景恶,其如难见故人何”,意味着诗人除了对外在景物的感叹,还有对难以与故人相见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以写景为主,但也融入了诗人的个人情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同时,诗人也暗示了人事如梦、时光易逝的主题,以及对逝去时光和故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对世事无常的忧伤感,并通过景物的描绘将其情感传达给读者。

早春忆微之拼音读音参考

zǎo chūn yì wēi zhī
早春忆微之

hūn hūn lǎo yǔ bìng xiāng hè, gǎn wù sī jūn tàn fù gē.
昏昏老与病相和,感物思君叹复歌。
shēng zǎo jī xiān zhī yè duǎn,
声早鸡先知夜短,
sè nóng liǔ zuì zhàn chūn duō.
色浓柳最占春多。
shā tóu yǔ rǎn bān bān cǎo, shuǐ miàn fēng qū sè sè bō.
沙头雨染斑斑草,水面风驱瑟瑟波。
kě dào yǎn qián guāng jǐng è, qí rú nán jiàn gù rén hé.
可道眼前光景恶,其如难见故人何。


相关内容:

赠僧五首·神照上人(照以说坛为佛事)

偶作二首

和刘郎中学士题集贤阁

松下琴赠客

偶吟二首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别陕州王司马
    笙歌惆怅欲为别,风景阑珊初过春。争得遣君诗不苦,黄河岸上白头人。...
  • 晚归府
    晚从履道来归府,街路虽长尹不嫌。马上凉于床上坐,绿槐风透紫蕉衫。...
  • 答微之泊西陵驿见寄(一无泊字)
    烟波尽处一点白,应是西陵古驿台。知在台边望不见,暮潮空送渡船回。...
  • 想东游五十韵
    海内时无事,江南岁有秋。生民皆乐业,地主尽贤侯。郊静销戎马,城高逼斗牛。平河七百里,沃壤二......
  • 题西亭
    朝亦视簿书,暮亦视簿书。簿书视未竟,蟋蟀鸣座隅。始觉芳岁晚,复嗟尘务拘。西园景多暇,可以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