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杂诗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轼
2025-07-18

杂诗

宋代  苏轼  

昔日双鸦照浅眉,如今婀娜绿云垂。
蓬莱老守明朝去,肠断帘间綷縩时。

杂诗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杂诗翻译及注释

《杂诗》是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昔日双鸦照浅眉,
如今婀娜绿云垂。
蓬莱老守明朝去,
肠断帘间綷縩时。

译文:
过去两只乌鸦照耀着浅眉,
如今绿云垂拱生姿婀娜。
蓬莱山上的老人守望着明朝的离去,
内心断肠,帘间的绸缎时光。

诗意:
这首诗以对比的手法表达了岁月的变迁和人生的感慨。第一句描述了昔日的景象,用"双鸦照浅眉"来描绘过去的时光,暗示着诗人年少时的容貌和心情。第二句则写道如今的景象,用"婀娜绿云垂"来描绘现在的美景,表达出岁月流转中一切都在改变的主题。第三句以蓬莱山上的老人为比喻,说明明朝已经远去,暗示着时光的不可逆转。最后一句"肠断帘间綷縩时"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伤感和哀怨,意味着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比和隐喻的手法,展示了岁月变迁、人生无常的主题。诗中的"双鸦照浅眉"和"绿云垂"分别描绘了过去和现在的景象,通过对比强调了时光的流转和一切都在不断变化的真理。"蓬莱老守明朝去"一句以蓬莱山上的老人守望明朝离去的形象,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留恋和无法挽回的悲哀。最后一句"肠断帘间綷縩时"通过内心的哀怨和伤感,呼应了整首诗的主题,使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到时间的匆匆和生命的短暂。

这首诗以简洁而含蓄的语言,通过对比和隐喻的手法,表达了苏轼对于岁月流逝和人生短暂的思考和感慨。它在短短四句之中,通过形象的描绘和抒发内心情感,展示了诗人对于时光的无奈和对于逝去岁月的留恋之情。整首诗既有深沉的哲理,又有感情的抒发,给人以思考和共鸣,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宋代诗作。

杂诗拼音读音参考

zá shī
杂诗

xī rì shuāng yā zhào qiǎn méi, rú jīn ē nuó lǜ yún chuí.
昔日双鸦照浅眉,如今婀娜绿云垂。
péng lái lǎo shǒu míng cháo qù, cháng duàn lián jiān cuì cài shí.
蓬莱老守明朝去,肠断帘间綷縩时。


相关内容:

黄葵

予去杭十六年而复来,留二年而去·平生自觉

和陶读《山海经

续丽人行

过淮三首赠景山兼寄子由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池上二首
    不作太白梦日边,还同乐天赋池上。池上新年有荷叶,细雨鱼儿噞轻浪。男儿学易不应举,幽人一友吾......
  • 寄题刁景纯藏春坞
    白首归来种万松,待看千尺舞霜风。年抛造物陶甄外,春在先生杖屦中。杨柳长齐低户暗,樱桃烂熟滴......
  • 次韵黄鲁直见赠古风二首
    嘉谷卧风雨,稂莠登我场。陈前漫方丈,玉食惨无光。大哉天宇间,美恶更臭香。君看五六月,飞蚊殷......
  • 永遇乐 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
  • 江城子 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1],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