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赠柯山道士郑云谷来住沣之洞辰二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李曾伯
2025-07-18

赠柯山道士郑云谷来住沣之洞辰二首

宋代  李曾伯  

本是住山人,来作开山计。
云出元无心,有心为云累。
执柯与纫兰,如幻亦如寄。
神游有昆蓬,御风归欤是。

赠柯山道士郑云谷来住沣之洞辰二首作者简介

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间) 南宋词人。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属浙江)。

赠柯山道士郑云谷来住沣之洞辰二首翻译及注释

《赠柯山道士郑云谷来住沣之洞辰二首》是宋代李曾伯的一首诗词。本诗描述了诗人赠送给柯山道士郑云谷的两首诗,表达了对道士求道修行的赞美和敬意。

诗意:
这首诗以赠诗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柯山道士郑云谷的赞美和敬佩之情。诗人称道士为“住山人”,赞扬他有开山的智慧和勇气。诗中提到道士能够掌控云雾,使之成为自己的坐骑,表明他的修行已经达到了高深的境界。诗人还描述了道士手持柯条,用它编织兰花,将兰花寄托于云雾之中,形成了幻幽的景象。最后,诗人描绘了道士神游昆仑山,驾驭风云归来的场景,向道士表示敬佩和祝福。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道士的神奇能力和高尚品质,展示了诗人对其的景仰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形象描写,使诗句意境明确而深远。例如,将云雾比喻为道士的坐骑,展现了他对自然力量的掌控;将柯条编织的兰花形容为幻幽的景象,表达了兰花的娇美和道士对自然之美的赞美。整首诗以山水自然景观为背景,与道士的修行境界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奇幻而富有哲理的画面。

这首诗词通过对道士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道家修行思想的推崇和对道士高尚品质的赞美。同时,诗人也把自然界的奇妙景象与道士的修行境界相结合,传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境界和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整首诗字里行间透露着对道家哲学的崇敬和对修行者的羡慕,展示了诗人对道士的赞美和对道家思想的认同。

这首诗词以其独特的意境和哲理内涵,展示了作者对道士郑云谷的景仰和对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道家思想的推崇和追求精神自由的心态。

赠柯山道士郑云谷来住沣之洞辰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zèng kē shān dào shì zhèng yún gǔ lái zhù fēng zhī dòng chén èr shǒu
赠柯山道士郑云谷来住沣之洞辰二首

běn shì zhù shān rén, lái zuò kāi shān jì.
本是住山人,来作开山计。
yún chū yuán wú xīn, yǒu xīn wèi yún lèi.
云出元无心,有心为云累。
zhí kē yǔ rèn lán, rú huàn yì rú jì.
执柯与纫兰,如幻亦如寄。
shén yóu yǒu kūn péng, yù fēng guī yú shì.
神游有昆蓬,御风归欤是。


相关内容:

又用韵

又用韵

又和答云岩

又和答云岩

永州四十里头偶赋题郡驿


相关热词搜索:二首郑云道士谷来住
热文观察...
  • 赠柯山道士郑云谷来住沣之洞辰二首
    道人本分事,不用达人诗。烟霞痼疾间,风月陶写之。漆园直寓言,谪仙岂吾师。卷怀置心斋,焚芗比......
  • 赠相士陈林过金陵
    疲於吏事老於兵,不特头方命亦屯。成败固非予逆睹,穷通何用子前陈。登朝不是鸢肩相,守塞尤惭燕......
  • 赠闻人松庵
    官术犹能手不龟,子之为术亦如之。价增三倍玉麟雇,言订千金木石诗。鸥鹭寻盟吾自计,鷃鹏舆论界......
  • 重阳登益昌锦屏山
    徙倚阑干目送间,山容姨我亦苍颜。恍思戏马登吴会,拟逐飞鸿度汉关。草木与俱嗟岁月,古今无恙只......
  • 跋衡山曾尉持示秀溪翰墨
    故人木已拱,妙墨尚春温。三复家庭语,一如樽酒论。竹林毋负籍,兰砌要追元。宝此犹圭璧,流芳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