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赠信安郑道人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贯休
2025-07-18

赠信安郑道人

唐代  贯休  

貌古似苍鹤,心清如鼎湖。
仍闻得新义,便欲注阴符。
点化金常有,闲行影渐无。
杳兮中便是,应不食菖蒲。

赠信安郑道人作者简介

贯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豁(一说为江西进贤县)人,唐末五代著名画僧。7岁时投兰溪和安寺圆贞禅师出家为童侍。贯休记忆力特好,日诵《法华经》1000字,过目不忘。贯休雅好吟诗,常与僧处默隔篱论诗,或吟寻偶对,或彼此唱和,见者无不惊异。贯休受戒以后,诗名日隆,仍至于远近闻名。乾化二年(915年)终于所居,世寿89。

赠信安郑道人翻译及注释

赠信安郑道人

貌古似苍鹤,
心清如鼎湖。
仍闻得新义,
便欲注阴符。
点化金常有,
闲行影渐无。
杳兮中便是,
应不食菖蒲。

诗词的中文译文:

送给信安郑道人

相貌古老像苍鹤,
内心清澈如鼎湖。
仍然能听到新的道理,
便想要注入阴阳符。
启迪人心如同金,
闲谈步履渐渐无法感受。
深处难以觅到,
应该不是凡夫俗子所能领悟的。

诗意:

这首诗以对镇守安胜甚为虔诚和尊敬的信安郑道人的赞美之词,描绘了他的外貌、内心和智慧。诗中提到他相貌古老像苍鹤,寓意他的品质高尚和超凡的境界。他的内心如同湖水一样清澈,没有丝毫污浊。他仍然在追求新的道理,不断学习并启迪他人。诗人想和他一起探讨阴阳之道,希望能从他那里获得启示。诗人意识到信安郑道人的智慧可以点化众生,指引他们走向正确的道路。然而,诗人也明白这种智慧并不是随处可见的,对于一般人来说很难体会到其中的奥妙。诗之末尾的菖蒲与“阴阳符”形成了对比,菖蒲象征着俗世沉迷,无法参悟阴阳之道。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凝练的语言描绘了信安郑道人的卓越品质和智慧。诗人通过对他貌古似苍鹤、心清如鼎湖的描绘,展现了他高尚的品质和内心的平静。他的智慧和见识一直在不断更新,这使得他在众人中独树一帜。诗人表达了他想要从信安郑道人那里学到更多道理的愿望,并对他的智慧和启迪之能力表示了崇敬。诗的最后两句强调了信安郑道人的智慧不是一般人所能够理解的,只有那些真正有心向道的人才能够体会其中的意义。整首诗意境高远,表达了对信安郑道人的仰慕之情,同时也传递出对智慧和启迪的向往和追求。

赠信安郑道人拼音读音参考

zèng xìn ān zhèng dào rén
赠信安郑道人

mào gǔ shì cāng hè, xīn qīng rú dǐng hú.
貌古似苍鹤,心清如鼎湖。
réng wén de xīn yì, biàn yù zhù yīn fú.
仍闻得新义,便欲注阴符。
diǎn huà jīn cháng yǒu, xián xíng yǐng jiàn wú.
点化金常有,闲行影渐无。
yǎo xī zhōng biàn shì, yīng bù shí chāng pú.
杳兮中便是,应不食菖蒲。


相关内容:

道中逢乞食老僧

砚瓦

观地狱图

送少年禅师二首

江陵寄翰林韩偓学士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送人之岭外
    见说还南去,迢迢有侣无。时危须早转,亲老莫他图。小店蛇羹黑,空山象粪枯。三闾遗庙在,为我一......
  • 和岷公送李评事往宜春
    兵火销邻境,龙沙有去人。江潭牵兴远,风物入题新。雪湛将残腊,霞明向早春。郡侯开宴处,桃李照......
  • 陪冯使君游六首·钓罾潭
    境静江清无事时,红旌画鹢动渔矶。心期只是行春去,日暮还应待鹤归。风破绮霞山寺出,人歌白雪岛......
  • 送僧之安南
    安南千万里,师去趣何长。鬓有炎州雪,心为异国香。退牙山象恶,过海布帆荒。早作归吴计,无忘父......
  • 题曹溪祖师堂
    皎洁曹溪月,嵯峨七宝林。空传智药记,岂见祖禅心。信衣非苎麻,白云无知音。大哉双峰溪,万古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