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正月三十日作三首(万历庚申)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王惟俭
2025-07-18

正月三十日作三首(万历庚申)

明代  王惟俭  

晓起更何事,披松仿画图。
开笼调语鸟,排石漱新蒲。
越甲鸣方急,燕函调不敷。
山中差足慰,江左有夷吾。
¤

正月三十日作三首(万历庚申)翻译及注释

《正月三十日作三首(万历庚申)》是明代作家王惟俭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清晨起床,做什么事情呢,
披着松树仿佛在画图。
打开鸟笼,听着鸟儿的歌唱,
用石头清洗新鲜的蒲草。
越国的甲鸟鸣叫声急促,
燕函的琴音无法表达充分。
山中的差人足够慰藉人心,
江左的友人还有我这个夷吾。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明朝时期正月三十日的景象。作者清晨起床,心情愉快,展开了一天的活动。他披着松树枝仿佛在画图,展现了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感。他打开鸟笼,聆听着鸟儿的歌唱,感受到自然界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他用石头清洗蒲草,表达了对自然清新的向往和追求。

诗中提到的越甲鸣和燕函调分别是指越国的战鼓声和琴音。越甲鸣声急促,可能暗示着动荡不安的时局。而作者认为燕函的琴音无法完全表达出内心的情感和思绪,可见作者对琴音的期待与失望。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在山中得到了足够的慰藉,而在江左(指江南地区)有他的朋友,其中包括了作者自称的夷吾。这表明作者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不仅与自然相互融合,还与朋友们有着亲密的联系,给予了他安慰和支持。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富有生机和情感的清晨场景。作者通过披松、开笼、漱蒲等细节,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赞美。他借助越甲鸣和燕函调的象征意义,抒发了对时局的思考和对情感表达的渴望。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和情感体验为主线,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人情的敏感和关怀。诗中的描写简练而质朴,通过对细节的把握,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心境。同时,诗中的自然意象和情感抒发与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形成了对比,凸显了作者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其清新自然、情感真挚的风格,展现了明代王惟俭独特的写作风貌,给人以愉悦和启迪。

正月三十日作三首(万历庚申)拼音读音参考

zhēng yuè sān shí rì zuò sān shǒu wàn lì gēng shēn
正月三十日作三首(万历庚申)

xiǎo qǐ gēng hé shì, pī sōng fǎng huà tú.
晓起更何事,披松仿画图。
kāi lóng diào yǔ niǎo, pái shí shù xīn pú.
开笼调语鸟,排石漱新蒲。
yuè jiǎ míng fāng jí, yàn hán diào bù fū.
越甲鸣方急,燕函调不敷。
shān zhōng chà zú wèi, jiāng zuǒ yǒu yí wú.
山中差足慰,江左有夷吾。
¤


相关内容:

喜边生狱将释

正月三十日作三首(万历庚申)

送霍临渠少府守河州

秋日过陈见心给谏南园

过张懋甫东庄


相关热词搜索:庚申三十日万历
热文观察...
  • 正月三十日作三首(万历庚申)
    近说阮生病,将无鸡骨妨。贫家移二室,奇字检三仓。相别已经岁,得诗凡几囊。报君张武仲,革履学......
  • 过扬州
    华屋朱帘十万家,春风吹尽旧繁华。留连野色惟残蝶,应答江声有乱蛙。明月楼前沽美酒,蕃釐观里看......
  • 别汪仲子
    还子无苦颜,羁人寡欢趣。宛马东道来,西风常反顾。予也塞鄙人,谬习从章句。会值好文时,凌风偶......
  • 孝烈皇后挽歌
    范内留芳训,扶天有骏功。仙游知跨凤,圣念为当熊。玉珮虚无里,苍云怅望中。宜春花照眼,泪洒旧......
  • 寄东氏妹
    万里游真倦,向来依故庐。宁亲迎卫女,设馔钓河鱼。奔诏身仍远,思家意不舒。班昭应有念,早上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