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中庸·道不远人五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陈普
2025-07-18

中庸·道不远人五首

宋代  陈普  

三纲五典不用学,旦气清时在枕边。
未出母胎无不具,何须万里役楼船。

中庸·道不远人五首翻译及注释

《中庸·道不远人五首》是宋代陈普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庸·道不远人五首》

三纲五典不用学,
旦气清时在枕边。
未出母胎无不具,
何须万里役楼船。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一种思想,即道德规范和准则并不需要刻意学习,而是存在于人们的内心深处。当太阳升起时,清晨的空气使人心旷神怡,而道德准则也就在我们的枕边。每个人在出生前就已经具备了道德的天赋,不需要通过漫长的旅途和辛勤的劳动来实现。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优美的语言,表达了陈普对道德的理解。诗人认为,道德并不需要通过刻意的学习来获得,而是与生俱来的。他将道德准则比作清晨的气息,使人感到清新和愉悦。这种意象使读者感受到道德的自然和内在的力量。

诗中的“三纲五典”是指儒家思想中的三纲五常。三纲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指各种社会关系中的责任和义务;五典是仁、义、礼、智、信,指道德的根本原则。陈普认为,这些道德规范已经根植于人类的本性之中,不需要刻意学习,只需意识到并践行。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奔波劳累的质疑。他认为,人们不需要像万里役楼船一样长途跋涉和辛勤努力,才能够获得道德的真谛。这种观点体现了作者对于人性本善的信仰,强调了道德的自然和内在的特性。

通过这首诗词,陈普传递了一种深邃的思想,强调了道德的内在本质和人性的善良。他鼓励人们通过自省和内心的觉醒,去认识和践行道德准则,而不是被外部的环境和条件所左右。这种思想在宋代的儒家文化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也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中庸·道不远人五首拼音读音参考

zhōng yōng dào bù yuǎn rén wǔ shǒu
中庸·道不远人五首

sān gāng wǔ diǎn bù yòng xué, dàn qì qīng shí zài zhěn biān.
三纲五典不用学,旦气清时在枕边。
wèi chū mǔ tāi wú bù jù, hé xū wàn lǐ yì lóu chuán.
未出母胎无不具,何须万里役楼船。


相关内容:

咏史上·张良四首

咏史上·张良四首

咏史上·张良四首

鼓瑟

读书有感


相关热词搜索:远人中庸
热文观察...
  • 中庸·道不远人五首
    一人各有一安居,方寸归藏尽有余。颜子一春常不出,他人日日去其庐。...
  • 中庸·道不远人五首
    毛发肌肤总道充,面前无处不相逢。为何南北多岐士,动隔江山千万重。...
  • 中庸·道不远人五首
    巨鳌山更在头上,骊龙珠犹寄颔边。何似一身千万善,流行弃满地中泉。...
  • 中庸·道不远人五首
    穆王八骏鱼千里,汉武末年狐首丘。驰鹜崩奔何日了,灵台咫尺不回头。...
  • 爱日
    绝妙茅斋对竹林,少年日月直千金。殷勤好与此君约,不许空移不寸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