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慈恩寺避暑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远
2025-07-24

慈恩寺避暑

唐代  李远  

香荷疑散麝,风铎似调琴。
不觉清凉晚,归人满柳阴。

慈恩寺避暑作者简介

李远,字求古,一作承古,夔州云安(今重庆市云阳县)人,大和五年(831)杜陟榜进士,官至御史中丞。李远善为文, 尤工于诗。 常与杜牧、许浑、李商隐、温庭筠等交游, 与许浑齐名, 时号 “ 浑诗远赋”。

慈恩寺避暑翻译及注释

《慈恩寺避暑》是一首唐代诗词,作者是李远。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香荷疑散麝,风铎似调琴。
不觉清凉晚,归人满柳阴。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日傍晚的景象,诗人去了慈恩寺避暑,感受到了凉爽的氛围。诗中通过描写香荷和风铎的声音来表达出夏日的清凉感。诗人在这个时刻,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夏日的舒适和宁静,回归自然。最后两句表达了回归的人们在柳树的阴凉下,一同享受夏日的凉爽。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夏日傍晚的情景,通过细腻的描写以及对感官的描述,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所表达的凉爽和宁静的氛围。诗中的香荷和风铎都是与夏日清凉相关的意象,通过疑散麝和似调琴的比喻,使得读者能够联想到芳香四溢和悠扬的声音,进一步加强了夏日的感觉。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凉爽的夏日景象中。

最后两句则将诗人自己与归人融为一体,表达了回归自然、享受凉爽的愿望。归人满柳阴的描写使人感受到了夏日中清凉的避暑之地,也表达了一种归隐自然、追求宁静的心境。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创造了一个清凉宁静的夏日景象,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慈恩寺避暑拼音读音参考

cí ēn sì bì shǔ
慈恩寺避暑

xiāng hé yí sàn shè, fēng duó shì tiáo qín.
香荷疑散麝,风铎似调琴。
bù jué qīng liáng wǎn, guī rén mǎn liǔ yīn.
不觉清凉晚,归人满柳阴。


相关内容:

赠张祜

送陈摽

夜泊桐庐眠先寄苏台卢郎中

过旧宅(一作题王侯废宅)

洛中监察病假满,送韦楚老拾遗归朝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献岁书情
    白发添双鬓,空宫又一年。音书鸿不到,梦寐兔空悬。地远星辰侧,天高雨露偏。圣期知有感,云海漫......
  • 初醒
    心中得胜暂抛愁,醉卧京风拂簟秋。半夜觉来新酒醒,一条斜月到床头。...
  • 和刘补阙秋园寓兴六首
    水木夕阴冷,池塘秋意多。庭风吹故叶,阶露净寒莎。愁燕窥灯语,情人见月过。砧声听已别,虫响复......
  • 送长安罗少府
    科名再得年犹少,今日休官更觉贤。去国已辞趋府伴,向家还入渡江船。雪晴新雁斜行出,潮落残云远......
  • 过骊山作
    始皇东游出周鼎,刘项纵观皆引颈。削平天下实辛勤,却为道傍穷百姓。黔首不愚尔益愚,千里函关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