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南池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白居易
2025-07-18

南池

唐代  白居易  

萧条微雨绝,荒岸抱清源。
入舫山侵塞,分泉道接村。
秋声依树色,月影在蒲根。
淹泊方难遂,他宵关梦魂。

南池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南池翻译及注释

中文译文:

南池

萧条微雨绝,
荒岸抱清源。
入舫山侵塞,
分泉道接村。
秋声依树色,
月影在蒲根。
淹泊方难遂,
他宵关梦魂。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南方的小池塘景象。诗人将池塘描绘成了一个荒凉的景色,微雨已经停了,池塘的岸边静静地抱着清泉。通过乘船进入山中的池塘,感觉山势锁住了泉水,池塘通过分泉的路接通了周围的乡村。在秋天,湖泊的声音依附在树叶和水的颜色上,月光照在蒲草的根部。然而,淹没在这种景色中,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梦想是困难的,他宵的时候,梦魂也受到了关卡的限制。

这首诗通过精炼的语言和简洁的描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如诗如画的南方池塘的场景。在表面上,诗歌描绘了一个美丽而宁静的景象,但在其中穿插着对于理想的追求和现实的限制的思考。通过揭示自然景色和人类意愿之间的对比,诗人暗示了生活中的困境和挣扎。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景色去渲染了复杂的人生境遇,使得这首诗产生了情感共鸣和思考。

南池拼音读音参考

nán chí
南池

xiāo tiáo wēi yǔ jué, huāng àn bào qīng yuán.
萧条微雨绝,荒岸抱清源。
rù fǎng shān qīn sāi, fēn quán dào jiē cūn.
入舫山侵塞,分泉道接村。
qiū shēng yī shù sè, yuè yǐng zài pú gēn.
秋声依树色,月影在蒲根。
yān pō fāng nán suì, tā xiāo guān mèng hún.
淹泊方难遂,他宵关梦魂。


相关内容:

太真香囊子

夜起来(一作起夜来)

乌夜啼

蜀葵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咏袜
    钿尺裁量减四分,纤纤玉笋裹轻云。五陵年少欺他醉,笑把花前出画裙。...
  • 题水西寺
    三日去还住,一生焉再游。含情碧溪水,重上粲公楼。...
  • 白铜鞮
    騕褭锦障泥,楼头日又西。留欢住不住,素齿白铜鞮....
  • 今皇帝陛下一诏征兵…次第归降臣获睹圣功辄献歌咏
    捷书皆应睿谋期,十万曾无一镞遗。汉武惭夸朔方地,周宣休道太原师。威加塞外寒来早,恩入河源冻......
  • 杏园宴上谢座主
    得陪桃李植芳丛,别感生成太昊功。今日无言春雨后,似含冷涕谢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