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青玉案(送张伯修赴宣府)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吴泳
2025-07-21

青玉案(送张伯修赴宣府)

宋代  吴泳  

青玉案  

玉骢已向关头路。
待携取、功名去。
慷慨不歌桃叶渡。
囊书犹在,剑花未落,富有经纶处。
从军缅想当年赋。
纵局局翻新只如许。
但恐归来秋色暮。
薰炉茗碗,葵根瓠叶,落莫灯前雨。

青玉案(送张伯修赴宣府)作者简介

吴泳(约公元1224年前后在世),字叔永,潼川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嘉定元年(公元1209年)第进士。累迁著作郎,兼直舍人院。应诏上书,颇切时要。累迁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上疏言谨政体、正道揆、厉臣节、综军务四事。后进宝章阁学士,知温州,以言罢。泳著有鹤林集四十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青玉案(送张伯修赴宣府)翻译及注释

《青玉案(送张伯修赴宣府)》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吴泳。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玉骢已向关头路,
待携取、功名去。
慷慨不歌桃叶渡,
囊书犹在,剑花未落,富有经纶处。

从军缅想当年赋,
纵局局翻新只如许。
但恐归来秋色暮,
薰炉茗碗,葵根瓠叶,落莫灯前雨。

译文:
玉骢已经走上了通往关头的路,
等待着带着功名离去。
慷慨之情不再歌唱桃叶船渡,
行囊中的书籍仍在,剑花未曾凋谢,在这个富有才智的地方。

加入军队,让我怀念起早年写的诗篇,
纵然世事变幻莫测,只有这样。
但我担心回来时已是秋色将暮,
闻香炉中的茗茶碗,看葵花下的葫芦叶,雨水落在寂静的灯前。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送别张伯修去宣府的情景,表达了对朋友投身仕途的祝福和对友情的思念之情。

诗中的"玉骢"指代战马,已经走上通向边关的道路,意味着张伯修已投身军旅。诗人期待着他能够取得功名,实现自己的抱负。然而,诗人的慷慨之情却不能如当初一样高歌,桃叶船渡指的是早年诗作中的欢乐场景,现在已经不再适用。

诗中提到的"囊书"和"剑花"分别代指学问和战功,暗示着张伯修在各个领域都有所成就,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才华。

接下来,诗人回忆起与张伯修的旧日友情,纵然时光荏苒,世事变化无常,但只希望他能够在新的环境中继续发扬光大。

然而,诗末表达了诗人对张伯修归来时景况的担忧。"秋色暮"暗示着时光流逝,岁月不饶人。薰炉中的茗茶碗,葵花下的葫芦叶以及落在灯前的雨水,都是描绘诗人在静寂中感受到的寂寥与忧伤。

整首诗以送别之情为主线,通过对张伯修的期望和对友情的思念,表达了时光易逝、人事如梦的感慨,以及对归来后境遇的担忧,展现了作者对友谊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情感表达。

青玉案(送张伯修赴宣府)拼音读音参考

qīng yù àn sòng zhāng bó xiū fù xuān fǔ
青玉案(送张伯修赴宣府)

yù cōng yǐ xiàng guān tóu lù.
玉骢已向关头路。
dài xié qǔ gōng míng qù.
待携取、功名去。
kāng kǎi bù gē táo yè dù.
慷慨不歌桃叶渡。
náng shū yóu zài, jiàn huā wèi luò, fù yǒu jīng lún chù.
囊书犹在,剑花未落,富有经纶处。
cóng jūn miǎn xiǎng dāng nián fù.
从军缅想当年赋。
zòng jú jú fān xīn zhī rú xǔ.
纵局局翻新只如许。
dàn kǒng guī lái qiū sè mù.
但恐归来秋色暮。
xūn lú míng wǎn, kuí gēn hù yè, luò mò dēng qián yǔ.
薰炉茗碗,葵根瓠叶,落莫灯前雨。


相关内容:

汉宫春(老人庆七十)

满江红(寿王实之)

少年游

满江红

伤情怨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霜天晓角(夜舟过娥眉山)
    江涵落日。风转飞帆急。问讯蛾眉好在,无一语、送行客。闲情眠未得。倚窗消酒力。却怕鱼龙惊动,......
  • 贺新郎(罗浮作)
    醉见千山面。晚晴初、蝉声未了,鸟声尤远。知道仙人丹灶在,尚有陈灰犹暖。但只恐、松枯石烂。笑......
  • 菊花新
    念我东皇大帝儿。是操觚弄翰之职。飞落尘寰,似此度,算应希。向这里。安能便、策景御气。灰头土......
  • 谒金门(九日)
    开笑口。又是茱萸重九。好水佳山长似旧。健如黄犊走。菊蕊峥峥如豆。风雨轻寒初透。檐外鹊声谁送......
  • 风流子
    河梁携手别,临歧语,共约踏青归。自双燕再来,断无音信,海棠开了,还又参差。料此际,笑随花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