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水次髑髅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7-17

水次髑髅

宋代  梅尧臣  

不知谁氏子,枯首在沙洲。
肉化乌鸢腹,肢残波浪头。
曾闻南面乐,宁有九原愁。
厚葬不为贵,汉官其登丘。

水次髑髅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水次髑髅翻译及注释

《水次髑髅》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梅尧臣。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神秘的场景,诗人在沙洲上发现了一颗枯瘦的髑髅。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不知谁的子孙,
枯瘦的头骨在沙洲上。
肉已经腐化成了乌鸦的腹部,
四肢残缺,像波浪的头。

曾经听说南方有欢乐,
怎么会有九原的忧愁?
厚葬并不是值得尊贵的事,
汉官们却登上了丘陵。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一颗髑髅,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人生的反思。诗人在描述髑髅时,使用了枯瘦、肉化乌鸦腹、肢残波浪头等形象,强调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诗中提到了南方的欢乐和九原的忧愁,暗示了人生的起伏和变幻。最后,诗人以厚葬不为贵、汉官登丘的形象,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冷嘲热讽,强调了生命的真正价值不在于地位和财富,而在于对生命的珍惜和对人生的思考。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示了梅尧臣独特的艺术才华和对人生的深刻洞察。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哲理和对生命的思考,同时也可以从中得到对人生的启示和反思。

水次髑髅拼音读音参考

shuǐ cì dú lóu
水次髑髅

bù zhī shuí shì zi, kū shǒu zài shā zhōu.
不知谁氏子,枯首在沙洲。
ròu huà wū yuān fù, zhī cán bō làng tou.
肉化乌鸢腹,肢残波浪头。
céng wén nán miàn lè, níng yǒu jiǔ yuán chóu.
曾闻南面乐,宁有九原愁。
hòu zàng bù wéi guì, hàn guān qí dēng qiū.
厚葬不为贵,汉官其登丘。


相关内容:

水丘於西湖得活鲫鱼三尾见遗余顷在襄城获数

霜钟

书席语送马御史

书窜

食橙寄谢舍人


相关热词搜索:髑髅
热文观察...
  • 水苔
    深苔何所若,苦咏费毫尖。绕绕水仙发,茸茸蛟客髯。绿萦秋石净,嫩值翠篙黏。尚芼参差荇,薄言无......
  • 说上人游庐山
    夙怀高世趣,固足林壑情。欲游名山遍,遂为庐岳行。又访远公迹,东林气象清。瀑布秋影落,香炉晓......
  • 司马君实遗甘草杖
    美草将为杖,孤生马岭危。难从荷筱叟,宁入化龙陂。去与秦人采,来扶楚客衰。药中称国老,我懒岂......
  • 思远寄师厚
    马蹄践霜雪,不畏道路寒。游子重衣裘,慈母悬心肝。悬心几千里,冉冉岁已残。大河今渐涸,远目常......
  • 四月二十七日与王正仲饮
    我来自楚君自吴,相遇泛波衔舳舻。时时举酒共笑乐,莫问罂盎有与无。醉忆曩同吾永叔,倒冠落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