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思远寄师厚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7-17

思远寄师厚

宋代  梅尧臣  

马蹄践霜雪,不畏道路寒。
游子重衣裘,慈母悬心肝。
悬心几千里,冉冉岁已残。
大河今渐涸,远目常不乾。
度雁朝夕闻,尺书寄亦难。
愿同车轮复,勿比弦上丸。

思远寄师厚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思远寄师厚翻译及注释

诗词:《思远寄师厚》

马蹄践霜雪,不畏道路寒。
游子重衣裘,慈母悬心肝。
悬心几千里,冉冉岁已残。
大河今渐涸,远目常不乾。
度雁朝夕闻,尺书寄亦难。
愿同车轮复,勿比弦上丸。

中文译文:
马蹄踏着霜雪,不怕寒冷的道路。
离家的子弟穿着厚重的衣裘,慈母担忧得心肝悬着。
心思牵挂千里,岁月渐渐消逝。
大河如今渐渐干涸,远方的目光常常无法满足。
听到雁声来往,寄去寸书也困难。
愿与车轮同归,不愿与琴弦上的尘埃相比。

诗意和赏析:
《思远寄师厚》是宋代诗人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离乡背井的游子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描绘马蹄踏雪的场景,表达了游子不畏艰难困苦、坚定向前的精神态度。同时,他也表现了游子对母亲的深深牵挂和思念之情,形容母亲的心如同悬挂的肝脏般忧虑。

诗中的“悬心几千里,冉冉岁已残”表达了游子心思牵挂故乡和亲人已经历经千里跋涉,岁月也已经逝去的意境。而“大河今渐涸,远目常不乾”则是通过对大河干涸和远方目光久久未能满足的描绘,进一步强调了游子离乡之苦和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度雁朝夕闻,尺书寄亦难。愿同车轮复,勿比弦上丸”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他希望能听到远方雁鸣的消息,也希望能够寄去寸书传达思念之意,但却感叹难以实现。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的归心之愿,他希望能够与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而不愿像琴弦上的尘埃般飘摇不定。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游子离乡的苦楚和思乡之情,以及对家人的牵挂之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寓情于景的手法,诗人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游子的孤独、思念和归心渴望,展现了宋代诗歌独特的离情之美。

思远寄师厚拼音读音参考

sī yuǎn jì shī hòu
思远寄师厚

mǎ tí jiàn shuāng xuě, bù wèi dào lù hán.
马蹄践霜雪,不畏道路寒。
yóu zǐ zhòng yī qiú, cí mǔ xuán xīn gān.
游子重衣裘,慈母悬心肝。
xuán xīn jǐ qiān lǐ, rǎn rǎn suì yǐ cán.
悬心几千里,冉冉岁已残。
dà hé jīn jiàn hé, yuǎn mù cháng bù gān.
大河今渐涸,远目常不乾。
dù yàn zhāo xī wén, chǐ shū jì yì nán.
度雁朝夕闻,尺书寄亦难。
yuàn tóng chē lún fù, wù bǐ xián shàng wán.
愿同车轮复,勿比弦上丸。


相关内容:

司马君实遗甘草杖

说上人游庐山

水苔

水次髑髅

水丘於西湖得活鲫鱼三尾见遗余顷在襄城获数


相关热词搜索:思远
热文观察...
  • 四月二十七日与王正仲饮
    我来自楚君自吴,相遇泛波衔舳舻。时时举酒共笑乐,莫问罂盎有与无。醉忆曩同吾永叔,倒冠落佩来......
  • 泗州郡圃四照堂
    官舻客艑满淮汴,车驰马聚无闲时。岂有余力事栋宇,後园荒草长离离。朱侯下车百职举,亦治宴豆频......
  • 宋次道家摘宝相花归清平里
    往岁见此花开迟,手撷群芳因醉嗅。今来须约烂熳看,及过风雨又已後。主人为我特殷勤,架底深深掇......
  • 宋次道得广南金橘为饷且有诗因和酬
    越橘如金丸,烂然已盈箧。谁传岭外信,尚带霜前叶。莫嫌道路远,得与樽俎接。主人无吝心,怀归予......
  • 宋中道失小女戏宽之
    宋子失汝婴,苦将造物怪。造物本无恶,尔责亦已隘。且如工作器,宁复保存坏。收泪切勿悲,他时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