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朔斋竹溪盛称鉴台李君谈天小诗戏赠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刘克庄
2025-07-25

朔斋竹溪盛称鉴台李君谈天小诗戏赠

宋代  刘克庄  

品题经二紫薇公,携袖中诗访老农。
远祖似曾为藏史,前身莫便是淳风。
自怜槁木灰生意,绝怕菱花照丑容。
但愿海乡鱼稻熟,耄夫不复问穷通。

朔斋竹溪盛称鉴台李君谈天小诗戏赠作者简介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朔斋竹溪盛称鉴台李君谈天小诗戏赠翻译及注释

诗词:《朔斋竹溪盛称鉴台李君谈天小诗戏赠》

品题经二紫薇公,
携袖中诗访老农。
远祖似曾为藏史,
前身莫便是淳风。

自怜槁木灰生意,
绝怕菱花照丑容。
但愿海乡鱼稻熟,
耄夫不复问穷通。

中文译文:
在朔斋竹溪盛称鉴台上,
拿着袖中的诗作去拜访老农。
远古的祖先似乎曾经藏匿在历史之中,
前身或许是纯朴的风气。

自己感到自愧不如枯木灰烬,
生活的寓意已殆逝去。
担心菱花的倒影照出自己的丑陋,
但愿家乡的海域里鱼儿和稻谷茁壮成长,
老年人不再问及贫困和成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刘克庄所作,以一种幽默戏谑的方式表达了作者的心境和思考。诗的开头提到了朔斋竹溪盛称鉴台,这是一个地名,作者带着自己的诗作去拜访老农,可以看出作者的谦虚和对平凡生活的关注。

接着,诗中提到远祖似乎曾经藏匿在历史之中,前身是淳朴的风气,这暗示了作者对自己家族历史和文化传统的思考和追溯。同时,作者也自谦自己的才华,认为自己不如枯木灰烬,生活中的意义已经逐渐消逝。

诗的结尾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期望,希望那里的鱼儿和稻谷能够茁壮成长,老年人也不再关注贫穷和成功。这是对平静、安宁的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作者对物质追求的淡泊态度。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内心感受和对生活的思考,以幽默的方式表现了作者的自嘲和对现实的调侃,展现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朔斋竹溪盛称鉴台李君谈天小诗戏赠拼音读音参考

shuò zhāi zhú xī shèng chēng jiàn tái lǐ jūn tán tiān xiǎo shī xì zèng
朔斋竹溪盛称鉴台李君谈天小诗戏赠

pǐn tí jīng èr zǐ wēi gōng, xié xiù zhōng shī fǎng lǎo nóng.
品题经二紫薇公,携袖中诗访老农。
yuǎn zǔ sì céng wèi cáng shǐ, qián shēn mò biàn shì chún fēng.
远祖似曾为藏史,前身莫便是淳风。
zì lián gǎo mù huī shēng yì, jué pà líng huā zhào chǒu róng.
自怜槁木灰生意,绝怕菱花照丑容。
dàn yuàn hǎi xiāng yú dào shú, mào fū bù fù wèn qióng tōng.
但愿海乡鱼稻熟,耄夫不复问穷通。


相关内容:

水心先生为赵振文作马塍歌次韵

霜菊

蜀捷

书山壁

书窗


相关热词搜索:竹溪小诗李君谈天
热文观察...
  • 送哀粹方岩仲并呈太守汤息庵
    去郡于兹十八年,讙传良牧出藩宣。更烦逸骥康沂海,会见灵禽下颍川。绝喜铃斋新有助,莫嫌玉局冷......
  • 送曹守司直二首
    莫作封君看,慈祥若父兄。化教虞芮逊,和了触蛮争。列戟犹森卫,曹装忽趣行。要知莆俗厚,冠盖送......
  • 送曹守司直二首
    已满葵丘戌,民犹借一年。何曾拔薤本,亦不用蒲鞭。羡帑留修泮,公厨少起烟。今无采诗者,付与后......
  • 送潮阳方主学
    芹泮人人陶圣化,花封处处置师儒。遥知避席来听讲,犹胜开门自授徒。官比郑虔尤冷甚,士如赵德岂......
  • 送陈德刚舍试
    不消负笈趁槐黄,解褐惟于孔庙堂。士子堵墙观矍图,公卿缙笏诵阿房。里中巨擘推吾子,阙下诸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