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宿荥阳甯氏园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辙
2025-07-22

宿荥阳甯氏园

宋代  苏辙  

喧卑背城市,旷荡临溪水。
车流溯绝壁,河润及桃李。
居人有佳思,过客得新喜。
中桥一回顾,欲入迷所自。

宿荥阳甯氏园作者简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宿荥阳甯氏园翻译及注释

《宿荥阳甯氏园》是苏辙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喧闹的城市背后,有一片宁静的园林。
广阔的景色临近溪水。
车辆在绝壁上穿行,河水润泽着桃树和李树。
园内的居民心灵充满美好的思绪,过客也因此而感到新的喜悦。
当我回首中桥一眼,便想迷失在那美景中。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园林景象。城市的喧嚣背后隐藏着这片安静的园林,园内有清澈的溪水和壮丽的山景。车辆穿行在陡峭的山壁上,河水滋润着桃树和李树。园内的居民享受着宁静与美好的思绪,而过客也因此而感到愉悦和新奇。当诗人回首中桥时,被这美景所吸引,渴望迷失其中。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自然山水园林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表达了对宁静与美好的向往。城市的喧嚣与忙碌被置于背后,人们在这片园林中找到了片刻的宁静和思考。诗人通过描绘桃李滋润、车流穿行等细节,生动地展现了这个园林的美丽景色,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诗中的中桥更增添了一种迷失和遐想的情感,引发读者对美景的向往和探索的欲望。

整首诗词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表达了对宁静与美好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追求。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也可以感受到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心灵宁静的向往。

宿荥阳甯氏园拼音读音参考

sù xíng yáng níng shì yuán
宿荥阳甯氏园

xuān bēi bèi chéng shì, kuàng dàng lín xī shuǐ.
喧卑背城市,旷荡临溪水。
chē liú sù jué bì, hé rùn jí táo lǐ.
车流溯绝壁,河润及桃李。
jū rén yǒu jiā sī, guò kè dé xīn xǐ.
居人有佳思,过客得新喜。
zhōng qiáo yī huí gù, yù rù mí suǒ zì.
中桥一回顾,欲入迷所自。


相关内容:

次韵刘贡父西掖种竹

次韵贡父子开直宿

次韵子瞻郭熙平远二绝

和子瞻次孙觉谏议韵题郡伯闸上斗野亭见寄

送戴朝议归蜀中


相关热词搜索:荥阳
热文观察...
  • 荥阳唐高祖太宗石刻像〈并叙〉
    荥阳大海院高齐石像二,高不数寸,而姿制甚妙。唐高祖为郑州刺史,太宗方幼而病甚,祷之即愈。因......
  • 次韵钱勰待制秋怀
    壮心老自消,秋思悲不怨。中怀不堪七,那用日食万。朝阳净涂潦,白露沾草蔓。夹衣搜故褚,酒债积......
  • 送欧阳辩
    我年十九识君翁,须发白尽颧颊红。奇姿云卷出翠阜,高论河决生清风。我时少年岂知道,因缘父兄愿......
  • 问蔡肇求李公麟画观音德云
    好事桓灵宝,多才顾长康。何尝为人画,但可设奇将。久聚要当散,能分慰所望。清新二大士,畀我夜......
  • 次韵王钦臣秘监英殿井
    碧甃涵云液,铜瓶响玉除。汲花攒点罢,洒雾唤班初。龙饼煎无数,螭研滴有余。従官方醉饱,一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