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乌夜啼(山行约范廓之不至)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辛弃疾
2025-07-23

乌夜啼(山行约范廓之不至)

宋代  辛弃疾  

乌夜啼  

江头醉倒山公。
月明中。
记得昨宵归路、笑儿童。
溪欲转。
山已断,两三松。
一段可怜风月、欠诗翁。

乌夜啼(山行约范廓之不至)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乌夜啼(山行约范廓之不至)翻译及注释

《乌夜啼(山行约范廓之不至)》是宋代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江头醉倒山公。
月明中。
记得昨宵归路、笑儿童。
溪欲转。
山已断,两三松。
一段可怜风月、欠诗翁。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夜晚的景象,诗人辛弃疾借助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在这幅画面中,山公醉倒在江头,月光明亮。诗人回忆起昨晚的归途,还有那欢笑的儿童。小溪即将转弯,山峰已经断裂,只剩下几棵松树。这是一段令人怜惜的风景和月夜,让诗人感到遗憾的是,他欠缺了对这美景的赞美之词。

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绘夜晚的景象为主线,结合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感受。诗中的山公醉倒在江头,月光照耀下,给人一种宁静而寂寥的感觉。诗人回忆起昨晚的欢乐归途和笑声,与自然景物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通过描写小溪转弯和山峰断裂,诗人抓住了自然界中变幻无常的特点,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遗憾,觉得自己无法用诗歌来完美地描绘这美丽的风景和月夜。

整首诗词情感细腻,意境清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表达,使读者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思考和情感的共鸣。辛弃疾以独特的语言方式,将自然与人情相结合,展示了他对美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思考。这首诗词展示了辛弃疾深情的一面,也是他作品中的经典之作。

乌夜啼(山行约范廓之不至)拼音读音参考

wū yè tí shān xíng yuē fàn kuò zhī bù zhì
乌夜啼(山行约范廓之不至)

jiāng tóu zuì dào shān gōng.
江头醉倒山公。
yuè míng zhōng.
月明中。
jì de zuó xiāo guī lù xiào ér tóng.
记得昨宵归路、笑儿童。
xī yù zhuǎn.
溪欲转。
shān yǐ duàn, liǎng sān sōng.
山已断,两三松。
yī duàn kě lián fēng yuè qiàn shī wēng.
一段可怜风月、欠诗翁。


相关内容:

鹧鸪天(用前韵和赵文鼎提举赋雪)

西江月

浣溪沙(初冬)

如梦令(寄蔡坚老)

贺新郎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醉落魄(初夜感怀)
    伤离恨别。愁肠又似丁香结。不应斗顿音书绝。烟水连天,何处认红叶。残更数尽银缸灭。边城画角声......
  • 临江仙(吴宰生日)
    欲近上元人意好,月如人意团圆。暖风催趣养花天。三山来鹤驾,万户识凫仙。手种河阳桃李树,暂时......
  • 长相思(春浓)
    花飞飞。柳依依。帘掷东风日正迟。社前双燕归。药栏东,药栏西。记得当时素手携。弯弯月似眉。...
  • 蝶恋花(暮春)
    芍药开残春已尽。红浅香干,蝶子迷花阵。阵是清和人正困。行云散后空留恨。小字金书频与问。意曲......
  • 江神子(夜凉对景)
    彩云飞尽楚天空。碧溶溶。一帘风。吹起荷花,香雾喷人浓。明月凄凉多少恨,恨难计,我情钟。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