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游竹林寺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方干
2025-07-18

游竹林寺

唐代  方干  

得路到深寺,幽虚曾识名。
藓浓阴砌古,烟起暮香生。
曙月落松翠,石泉流梵声。
闻僧说真理,烦恼自然轻。

游竹林寺作者简介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

游竹林寺翻译及注释

《游竹林寺》是一首唐代诗歌,作者是方干。诗人游览到了竹林寺,感叹这个寺庙的幽静与名声。整首诗描写了竹林寺的景色和氛围,以及一种获得真理的宁静与解脱。

诗歌的中文译文如下:
得路到深寺,
幽虚曾识名。
藓浓阴砌古,
烟起暮香生。
曙月落松翠,
石泉流梵声。
闻僧说真理,
烦恼自然轻。

诗人来到了深处的竹林寺,
这个幽静虚幻的地方他曾经闻名。
墙壁上的青苔浓郁阴暗,仿佛古时的质地,
夜晚的时候,寺庙上升起了芳香的烟雾。

黎明时分,月亮下沉,松树的嫩绿中泛起金色。
石泉流淌,发出佛教的梵音。
听到僧人谈论真理,
尘世烦恼自然减轻。

整首诗以写景为主,通过描绘竹林寺的景色,营造出一种静谧幽怨的氛围。诗人通过墙上的青苔、夜晚的烟雾、黎明时分的月亮和松树,以及流淌的石泉,展现了竹林寺的神秘与宁静。

同时,诗歌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通过听僧人讲述真理,获得内心的宁静与解脱的感受。通过游览竹林寺,诗人似乎找到了烦恼减轻的平和状态。

《游竹林寺》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美丽而宁静的画面,在寂静中传递了诗人对自然与真理的追求,以及对内心平和与解脱的向往。

游竹林寺拼音读音参考

yóu zhú lín sì
游竹林寺

dé lù dào shēn sì, yōu xū céng shí míng.
得路到深寺,幽虚曾识名。
xiǎn nóng yīn qì gǔ, yān qǐ mù xiāng shēng.
藓浓阴砌古,烟起暮香生。
shǔ yuè luò sōng cuì, shí quán liú fàn shēng.
曙月落松翠,石泉流梵声。
wén sēng shuō zhēn lǐ, fán nǎo zì rán qīng.
闻僧说真理,烦恼自然轻。


相关内容:

山井

镜湖西岛言事寄陶校书

送崔拾遗出使江东

蜀中

春过白遥岭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徐寇南逼感事献江南知己次韵
    酒阑离思浩无穷,西望维扬忆数公。万里飘零身未了,一家知奖意曾同。云横晋国尘应暗,路转吴江信......
  • 出都门
    青门春色一花开,长到花时把酒杯。自觉无家似潮水,不知归处去还来。...
  • 再题龙泉寺上方
    牛斗正齐群木末,鸟行横截众山腰。路盘砌下兼穿竹,井在岩头亦统潮。海岸四更看日出,石房三月任......
  • 送姚合员外赴金州
    受诏从华省,开旗发帝州。野烟新驿曙,残照古山秋。树势连巴没,江声入楚流。唯应化行后,吟句上......
  • 望仙
    千金垒土望三山,云鹤无踪羽卫还。若说神仙求便得,茂陵何事在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