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赠术士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刘过
2025-07-23

赠术士

宋代  刘过  

一性圆明俱是佛,四方落魄总成仙。
逢人只可少说话,卖卜不须多觅钱。
退一点行安乐法,道三个好喜欢缘。
老夫亦俗挑包去,若要相寻在酒边。

赠术士作者简介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赠术士翻译及注释

《赠术士》是宋代刘过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术士的赞赏和对修行之道的思考。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赠术士》中文译文:
一性圆明俱是佛,
四方落魄总成仙。
逢人只可少说话,
卖卜不须多觅钱。
退一点行安乐法,
道三个好喜欢缘。
老夫亦俗挑包去,
若要相寻在酒边。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述术士的修行态度和生活方式,表达了作者对术士的敬佩之情,并借此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修行的方法。

诗的开头两句“一性圆明俱是佛,四方落魄总成仙”表明作者认为修行者无论身处何方,只要心性纯净明亮,即可成为佛或仙。这里的“一性圆明”强调修行者内心的纯净和明亮,而“四方落魄”则指修行者在世俗尘嚣中的生活状态。通过对术士修行的赞美,作者也在思考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如何寻求内心的宁静和超越。

接下来的两句“逢人只可少说话,卖卜不须多觅钱”则表达了修行者对言语和物质的淡漠态度。修行者在与他人交往时只应言简意赅,避免多言多语的纷扰;而在卜卦预测方面,也无需过多追求金钱的回报。这里体现了修行者追求简朴生活和精神自由的理念。

接下来的两句“退一点行安乐法,道三个好喜欢缘”强调了退让和善缘的重要性。修行者应该懂得适度退让,寻求内心的安乐;而道德修行也需要培养好的缘分,与善良的人结交。这里体现了修行者追求平和与善缘的修行理念。

最后两句“老夫亦俗挑包去,若要相寻在酒边”表达了作者自己也在尘世中漂泊,寻求心灵寄托。作者以“老夫”自称,表明自己也是在世俗间行走的普通人,但他也渴望与修行者相会于酒宴之间,共同探讨修行之道。这里体现了作者对修行者的认同和对修行道路的向往。

总的来说,刘过的《赠术士》通过对术士生活态度和修行理念的描绘,表达了对修行者的赞赏与敬佩,同时也反思了人生的意义和修行的方法。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深刻的思考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道德修行和内心追求的向往,同时也启发了读者对生活和修行的思考。

赠术士拼音读音参考

zèng shù shì
赠术士

yī xìng yuán míng jù shì fú, sì fāng luò tuò zǒng chéng xiān.
一性圆明俱是佛,四方落魄总成仙。
féng rén zhǐ kě shǎo shuō huà, mài bǔ bù xū duō mì qián.
逢人只可少说话,卖卜不须多觅钱。
tuì yì diǎn xíng ān lè fǎ, dào sān ge hǎo xǐ huān yuán.
退一点行安乐法,道三个好喜欢缘。
lǎo fū yì sú tiāo bāo qù, ruò yào xiāng xún zài jiǔ biān.
老夫亦俗挑包去,若要相寻在酒边。


相关内容:

赠陈时可

再游仪真呈张使君

寓公坊

聿追题壁

雨寒寄姜尧草


相关热词搜索:术士
热文观察...
  • 招义铭育王见佛照
    豪杰书生懒散仙,小庵藏迹得安间。禅曾勘破诸公去,诗在推敲一字间。夜雨滴残梧叶老,夕阳行处水......
  • 舟次富池寄九江诸公
    既无文彩又颠狂,五十馀年梦一场。错认我为林子晦,也教人唤贺知章。樽前鹤翅从谁舞,老去槐花尚......
  • 归耕
    途穷百无成,或许营菟裘。依然大板宫,蚁穴梦封侯。人生眠饭耳,物外亦赘疣。科名付诸公,老矣吾......
  • 和子纯韵
    桥下水如箭,惊奔万古号。溪毛翻碧带,石藓衬银涛。天外千层秀,云低数尺高。垂垂兴偏恶,蓬鬓为......
  • 寄如皋叶尉
    借马石庄去,天寒晓出门。乱岗行兔窟,数点入鸦村。欲醉酒力薄,如迷海气昏。客游无限事,端的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