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送史册步知池洲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孙应时
2025-07-21

送史册步知池洲

宋代  孙应时  

人地维垣后,功名治郡初。
细寻循吏传,少辍子云书。
铃合间无奈,江山兴有余。
由来形胜地,保障定何如。

送史册步知池洲翻译及注释

《送史册步知池洲》是宋代孙应时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人地维垣后,功名治郡初。
细寻循吏传,少辍子云书。
铃合间无奈,江山兴有余。
由来形胜地,保障定何如。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对朝廷官员的送别之情,诗人以一种颇具哲理的方式,探讨了人与地的关系、功名与治理、传承与文化等主题。通过描绘人们离开家乡,辞别亲友,前往官场开始新的职责,表达了对他们未来治理郡县的期望和祝福。

赏析:
诗的开篇以"人地维垣后"作为起始,意指人类与土地的联系在构筑城墙之后得以维系。这句话暗示着人们离开故土,踏上新的征程,开始担负治理郡县的责任。"功名治郡初"进一步强调了他们初次担任官职,开始追求功名的重要性。

接下来的两句"细寻循吏传,少辍子云书"表达了诗人对这些官员的期望。"细寻循吏传"意味着希望他们能够仔细研读前人的治国经验,继承优秀的官吏传统。"少辍子云书"则表达了对他们少一些游戏娱乐、多一些读书写作的期望,以便更好地承担起治理职责。

"铃合间无奈,江山兴有余"这句诗意味着即使在离别之际,仍有一丝无奈之情。铃声的合奏象征了离别的时刻,表达了人们对别离的无奈之情。而"江山兴有余"则表示对江山的繁荣充满信心,相信这些官员能够在治理中取得成功。

最后两句"由来形胜地,保障定何如"表达了对所处之地的美好和对官员们的期望。"由来形胜地"强调了这片土地的美丽和丰饶,暗示了治理地方的责任和挑战。"保障定何如"则是对他们能够妥善维护和保障这片土地的期望,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安定和幸福。

整首诗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表达了对担任官职者的期望和祝福,同时也展示了对土地和治理的思考。通过描绘离别和未来的责任,诗人呈现出一种深思熟虑和对未来发展的希望,以及对治理者的期待。

送史册步知池洲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shǐ cè bù zhī chí zhōu
送史册步知池洲

rén dì wéi yuán hòu, gōng míng zhì jùn chū.
人地维垣后,功名治郡初。
xì xún xún lì chuán, shǎo chuò zi yún shū.
细寻循吏传,少辍子云书。
líng hé jiān wú nài, jiāng shān xìng yǒu yú.
铃合间无奈,江山兴有余。
yóu lái xíng shèng dì, bǎo zhàng dìng hé rú.
由来形胜地,保障定何如。


相关内容:

送刘苏州诚之帅夔门

送刘苏州诚之帅夔门

四明山记游八十韵

送李文授知括苍

石庄临大江望江阴君山怀淮阴违尉用去年送行


相关热词搜索:史册池洲
热文观察...
  • 送史册步知池洲
    弄水亭无恙,表溪古画图。民风最淳朴,郡计足枝梧。汉玺行褒召,潘舆且燕娱。平生故人意,未改岁......
  • 送虞仲房赴潼川漕
    保障平时计,遐民力未宽。梓潼将漕险,廊庙择才难。江水东流急,秦山北顾寒。平沙八阵在,倚剑夕......
  • 送虞仲房赴潼川漕
    夙昔青云上,谁令鬓发苍。家声唐秘监,墨妙汉中郎。牢落山林久,间关道路长。西风足清啸,几日上......
  • 送虞仲房赴潼川漕
    小隐横溪胜,青山照眼高。芝兰春满痤,风雨醉挥毫。苦恨登门晚,深惭倒屣劳。公归佩荷橐,肯问及......
  • 送赵清臣善湘明府民谣六韵
    秘图山上古姚州,山色江光簇画楼。更鼓分明庭少事,桁杨间冷狱无囚。民言总信清如水,天赐常教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