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题方公院寄夏侯明府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贯休
2025-07-23

题方公院寄夏侯明府

唐代  贯休  

银地有馀光,方公道益芳。
谁分修藏力,顶有剃头霜。
经勘松风燥,檐垂坞茗香。
终须结西社,此县似柴桑。

题方公院寄夏侯明府作者简介

贯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豁(一说为江西进贤县)人,唐末五代著名画僧。7岁时投兰溪和安寺圆贞禅师出家为童侍。贯休记忆力特好,日诵《法华经》1000字,过目不忘。贯休雅好吟诗,常与僧处默隔篱论诗,或吟寻偶对,或彼此唱和,见者无不惊异。贯休受戒以后,诗名日隆,仍至于远近闻名。乾化二年(915年)终于所居,世寿89。

题方公院寄夏侯明府翻译及注释

《题方公院寄夏侯明府》是唐代贯休创作的一首诗词。诗意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夏侯明府的思念之情,并以写景来寄托对友情的祝愿。

诗中描绘了方公院的景象:“银地有馀光,方公道益芳。”这里用“银地”来形容院子铺满了白色的光芒,映衬着院中美丽的花园,展现了方公院的景色如画,美丽动人。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夏侯明府:“谁分修藏力,顶有剃头霜。”这里是夸赞夏侯明府在执政期间勤奋努力,兢兢业业,即使年事已高,仍然带着责任和使命,为人民服务。

随后,诗人勾勒出了方公院的细节:“经勘松风燥,檐垂坞茗香。”这里描绘了院中的一片松风燥干,使得檐下垂下的茗香更加浓郁。从松风和茗香两种不同的气味中,可以感受到方公院的宁静和清雅。

最后两句“终须结西社,此县似柴桑。”表达了诗人对夏侯明府的期望和祝愿,希望夏侯明府能够团结大家,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同时以柴桑县作为借喻,意味着希望所在的地方也能像柴桑县一样繁荣昌盛。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写景的方式寄托了作者对友情的思念和祝福,同时也表达了对夏侯明府的赞美和期望。通过描绘方公院的美丽景色和夏侯明府的辛勤付出,诗人展现了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题方公院寄夏侯明府拼音读音参考

tí fāng gōng yuàn jì xià hóu míng fǔ
题方公院寄夏侯明府

yín dì yǒu yú guāng, fāng gōng dào yì fāng.
银地有馀光,方公道益芳。
shuí fēn xiū cáng lì, dǐng yǒu tì tóu shuāng.
谁分修藏力,顶有剃头霜。
jīng kān sōng fēng zào, yán chuí wù míng xiāng.
经勘松风燥,檐垂坞茗香。
zhōng xū jié xī shè, cǐ xiàn shì chái sāng.
终须结西社,此县似柴桑。


相关内容:

别性空禅师

比干传

终南僧

题中上人院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寒望九峰作
    九朵碧芙蕖,王维图未图。层层皆有瀑,一一合吾居。雨歇如争出,霜严不例枯。世犹多事在,为尔久......
  • 送友人游湘中
    怀才难自住,此去亦如僧。何处西风夜,孤吟旅舍灯。路沿湘树叠,山入楚云层。若有东来札,归鸿亦......
  • 将游嵩华行次荆渚
    莲峰映敷水,嵩岳压伊河。两处思归久,前贤隐去多。闲身应绝迹,在世幸无他。会向红霞峤,僧龛对......
  • 刘相公见访
    千骑拥朱轮,香尘岂是尘。如何补衮服,来看衲衣人。庄叟因先觉,空王有宿因。对花无俗态,爱竹见......
  • 寄西山胡汾
    待价欲要君,山前独灌园。虽然不识面,要且已消魂。鹿睡红霞影,泉淋白石门。伊余心更苦,何日共......